厨房里冒芽的生姜,以前总被我当垃圾扔掉。
谁料到这不起眼的玩意儿,泡进清水一养,转脸就成了客厅里的"小竹林"?芽尖嫩生生的,叶子细长挺拔,灯光底下绿得透亮,朋友进门第一句就喊:"你这新买的绿植花了不少钱吧?"我乐着说:"菜市场五块钱的姜块换的!"这反差感,比花几百追网红绿植强多了。
养绿植这些年,踩的坑真不少。
琴叶榕动不动就蔫,绿萝放久了又嫌单调。
生姜水培呢?
挑块鼓囊囊带芽眼的新鲜货,裹着泥巴的更有活气。
随便找个玻璃杯或粗陶碗,水倒个半指深,漫过姜底就行。
放窗边散光地儿,十天半个月就噌噌冒芽。
成本才几块钱,效果却拉满氛围。
摆茶几上配原木家具,一股朴拙的生气,把那些刻意摆拍的"北欧风"都衬得矫情。邻居串门还问:"这竹子真有禅意!"
最舒心的是它那股省心劲儿。
忙起来忘换水?
姜块自带养分撑得住,叶子照样支棱着。
夏天还自带福利--叶子散着清冽的姜香,提神又驱蚊,比喷杀虫剂健康自然。
孩子写作业总走神,盯着这"迷你森林"倒入迷:"妈,它今天长高半指甲盖呢!"养植物的乐趣,不就是守着这点肉眼可见的生命力?
有人嘀咕水培不长久,其实根须茂盛了转土培也简单。
沙质土一埋,照旧绿得精神抖擞。
关键是它藏着好彩头,老话叫"禄根",寓意步步高升。
少了发财树的直白,多了书卷气的含蓄,妙得很。
现在满屏都是千篇一律的龟背竹、天堂鸟,看腻了,这抹带烟火气的绿反而透着返璞归真的新鲜劲儿。
老祖宗的智慧,被年轻人捡回来成了新国潮--能把厨房边角料点化成雅致风景的,才是真高级。
下次姜发芽了别扔,试试水培,花小钱办大事,日子也能添点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