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打击中国造船业利好韩国?学者:难说

2025-05-17 16:31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刘程辉】对中国制造船只进港征税,是美国政府对华打压的毒计之一。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5月16日分析文章指出,美政府此举可能会使中国造船业失去一些订单,而韩国造船业有可能从中受益。业内人士同时表示,中国在造船效率、成本、价格和供应链整合方面具备独特竞争优势,中国造船业的韧性和主导地位难以轻易被撼动。

业内人士还指出,韩国造船厂面临着产能限制和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而且在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中,韩国希望将造船业列为缓解双边贸易失衡的关键合作领域,帮助美国重建造船能力,可能给韩国船企长期前景带来阴影。

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网上月发布联邦公报,宣称所有由中国建造并归中方所有的船舶,只要停靠美国港口,都将依照其所载货物的数量被征收费用。相关收费措施将在180天后正式实施,分为两阶段执行。

文章称,随着中美贸易关系动荡在全球造船业引发连锁反应,韩国造船厂可能期望从大量新订单中获益,但行业观察人士表示,来自中国的竞争仍将十分强劲。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曾骥表示:"一些中国造船企业可能会面临来之不易的订单被(韩国竞争对手)抢走的情况。"

2025年5月2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南通象屿海洋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船坞内一派忙碌景象,工人正在赶制船舶订单。 视觉中国

作为另一全球造船大国的韩国,其船企的利润和销售业绩有所上升。现代重工集团今年第一季度业绩强劲,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36%,达到 8592 亿韩元(194韩元约合1人民币),季度销售额为6.7万亿韩元,增长22%;三星重工第一季度净利润增长十倍,达到901亿韩元,营业利润增至1231亿韩元;韩华海洋第一季度净收入为2157亿韩元,同比增长323%。

一位要求匿名的釜山船舶导航与通信设备制造商研究员表示,当前接获的询盘显著增加,部分新订单正与韩国企业洽谈。"美国对中国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及《美国船舶法案》等措施,将推动更多美国客户转向韩国。"他暗示长期看这些效益将更加明显。

但曾骥也表示,中国造船业的韧性和主导地位难以被轻易撼动。

"中国在效率、成本、价格和供应链整合方面的竞争优势没有改变。我的判断是,可能会有一些订单流向韩国,但数量可能不会很多,中国具备抗压能力。考虑到韩国的限制因素,韩国能否获得实质性利益还有待观察。"曾骥说。

据英国航运数据提供商克拉克森研究统计,今年一季度中国船企接单量达945.1万载重吨,占全球总量过半,韩国份额为35.4%。去年中国斩获全球70%订单,韩国企业仅占17%。

曾骥表示,韩国造船厂在迅速扩大规模以满足新需求方面面临障碍,同时也在应对劳动力短缺问题。

他说:"中国也存在一些产能限制,但良好的生产管理也是竞争力的一部分。订单将流向那些能够快速建造船舶的企业。"

文章认为,尽管美国计划将海军舰艇交由韩国船厂维修,可能令韩国造船业受益,但在最近的贸易谈判中,韩国希望将造船业列为可能缓解双边贸易失衡的关键合作领域,这或对韩国船企长期前景蒙上阴影。

本月早些时候,访韩的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与韩国造船业界相关人员进行了会晤,就美国造船业重建、供应链重组以及技术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与韩华海洋代表的会晤中,双方讨论了美国造船业竞争力提升的方案。韩华海洋计划将智能生产系统移植到去年12月收购的美国菲尔造船厂。

韩国代表说:"韩华海洋希望成为美国造船业复兴的战略伙伴,不仅进行技术转让和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还将共同实现美国造船业的重新崛起。"

《南华早报》此前文章也提到,美国在造船业领域针对中国的挑衅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中国占据全球一半以上的造船市场份额,找到替代中国的方案极为困难,美国的亚洲盟友日本和韩国可能压根无法填补由此造成的生产缺口。另外,港口收费计划在执行层面也面临数据获取等问题,分析人士对此持谨慎态度。

"毫无疑问,未来全球航运公司将更倾向于选择韩国和日本的船只以规避风险。"经济学人智库的资深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但短期内找到替代方案很难,因为中国在全球船舶生产市场占有一半以上的份额。"

"一艘集装箱船的建造需要一年多的时间。谁知道那时候会发生什么呢?"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