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F-35C加州坠毁,稀土短缺成主因

2025-08-03 20:14  头条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一架F-35C舰载机近日在加利福尼亚州坠毁,飞行员安全弹射。另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报道,这架战机坠毁在一片田野中,还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火灾,坠机原因正在调查之中。

(F35C坠机现场)

这已经是美军损失的第二架F-35C了,第一架是2022年1月24日在中国南海损失的,那次是因为F-35C降落速度不足,未能及时着舰复飞导致的坠海,直到2022年3月才从南海3780米深的海底被打捞出来。虽然这次坠机的原因还在调查之中,但是综合各种信息,事故原因无非就这么几个:

一、空中停车。

F-35C是一种单发飞机,一旦发动机空中停车,就只能通过自动起动和风车起动重启,无法由另一台发动机牵引起动。

虽然F-35C的F135-PW-400发动机采用了BAE公司的全权数字式发动机控制系统(FADEC),这能够根据飞行状态自动调整发动机工作参数,但这也只不过使F-35C空中停车的概率有所降低而已。

其起动性能仍不及歼-35这样的双发五代机,但从这次坠机的F-35C引起了一场火灾来看,当时发动机并未熄火。

(F35C的空中起动性能不及双发舰载机)

二、生锈。近日,美军"卡尔-文森"号航母搭载的F-35C被曝大面积生锈,原因是其Have Glass V隐形涂料在高盐高湿的环境下氧化生锈,本来,轻微的生锈是不会影响飞行安全的。

要是吸波涂层锈蚀得非常严重,出现了脱落,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了,因为一旦铁锈容易被吸入进气道,就可能损坏发动机内部的精密部件或引起喘振或失速。另外,脱落的涂层还有可能击中垂尾,从而危及飞行安全。

("卡尔-文森"号搭载的F35C锈蚀严重)

根据报道,这架坠毁的F-35C属于VFA-125"狂暴突袭者"中队,VFA-125是F-35C的"舰队轮换中队",负责对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飞行员进行飞行和维护方面的培训。因此这架F-35C并非"卡尔-文森"号生锈的舰载机,因铁锈脱落导致坠机也就无从谈起了。

三、因缺乏稀土金属供应导致的故障。

F-35C很多关键部件严重依赖稀土金属,如钐钴永磁体用于制造发动机控制系统、雷达和航电设备的高温部件,每架F-35约需23公斤钐磁铁。

镝和铽金属用于提升永磁体的高温稳定性,确保发动机和电机在极端条件下正常工作。钇等稀土元素被用于制造涡轮叶片和燃烧室,它们形成的热障涂层可以防止航空发动机在飞行中熔毁。因此,一旦钐、镝、铽、钇等稀土金属材料供应不上,F-35C的性能将大打折扣,甚至出现飞行事故。

从2025年4月4日起,我国就已经开始对镝、铽、钐等7类稀土材料实施出口许可制度,涵盖开采、冶炼、磁体制造的整个链条。

美国重稀土储备仅能维持6-8个月的战时需求,五角大楼的报告指出:若中国切断供应,美军关键武器库存或在18个月内耗尽。也就是说,即使只保证关键武器的稀土供应,也只能维持一年半,在这种情况下,F35就成了中国稀土管制成效的晴雨表,因为每架F35需要417公斤的稀土材料。

四、训练不足。由于缺乏恒温恒湿车间,美军F-35C单机涂层的修复时间长达100-150天,实际月飞行架次仅达设计目标的40%,也就是说,F-35C的训练架次远不及F35A。

再加上美国制造业的空心化越来越严重,纽波特纽斯船厂焊工平均年龄55岁,40%的零件供应商已经倒闭,零件缺货率达47%,直接导致F-35C机队的妥善率不足60%。

美军航母的部署能力也随之严重萎缩,11艘航母仅4艘可实战部署,"卡尔·文森"号超期执勤9个月。

结果就是F-35C能用于训练的飞行时间大幅缩减,战斗力乃至飞行安全都难以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出事故再正常不过了。而坠毁的F-35C恰恰隶属主要负责飞行员训练任务的VFA-125"狂暴突袭者"中队。

五、空域管理混乱。

2025年1月,美军4天之内连续发生F-35A坠毁、直升机与民航机相撞等事故,集中暴露其空域管理的混乱与低效。

这次F-35C的坠机地点位于加州中部勒莫尔海军航空站,既然事故发生在有着严格航空管制的海军航空站附近,也就很大程度上排除了F-35C与其他飞机意外相撞的可能,而且,飞行员成功弹射也排除了意外相撞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