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谈美大豆协会称中国市场无法取代:美方该认清现实了(4)

2025-08-18 17:32  头条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墨西哥作为美国第二大大豆出口市场,全年采购量还不到600万吨,连中国的零头都不够。

更关键的是,中国对大豆的需求还在增长--随着养殖业扩张,预计到2030年进口量将突破1.2亿吨,相当于再造一个巴西市场。

巴西之所以能取代美国,靠的不仅仅是价格优势。巴西大豆从港口到中国只需25天,而美国中西部大豆运到中国需要40天,仅运费每吨就多出30美元。

更重要的是,中国和巴西正在建立农产品互认体系,未来巴西大豆贴上"可持续认证"标签就能直接进入中国高端市场,而美国大豆因为环保标准不兼容,只能在低端市场挣扎。

美国农民的遭遇只是冰山一角。在猪肉、木材、水果等领域,中国同样展现出强大的替代能力。

今年前4个月,中国从巴西进口的牛肉同比增长45%,从阿根廷进口的玉米增长200%。美国《彭博社》感叹:"中国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美国农产品,他们照样能吃得好、吃得安全。"

更让美国绝望的是,中国正在构建"去美国化"的供应链。中国中粮集团与巴西签署协议,未来5年将采购1亿吨可持续大豆;

中国技术团队正在巴西推广数字化溯源系统,让巴西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全程可追溯。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巴西农产品的附加值,还彻底堵死了美国大豆重返中国市场的可能性。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农业界终于认清现实。美国大豆协会在最新报告中承认:"中国市场的规模和需求多样性是独一无二的,任何国家都无法复制。"

弗吉尼亚·休斯顿的话更是一针见血:"特朗普政府必须明白,关税战的代价最终要由美国农民来承担,而中国早已找到了替代方案。"

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用关税绑架市场的行为,最终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美国农民的困境、特朗普的政治危机,都在证明同一个事实--中国市场不可替代,试图与中国脱钩的代价,美国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