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一则突发新闻,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大地震,目前已经修正到8.7级。而且震源深度只有10公里,浅层地震破坏力更大。这是1952年以来堪察加地震带发生的最强地震,也是人类历史上能观测到的前十地震,接下来海啸波将传遍整个太平洋沿岸,俄罗斯、美国夏威夷、日本、加拿大多地发布海啸预警。而且俄军的核潜艇基地还在附近,俄乌冲突后,俄军把大量的核潜艇疏散到太平洋驻地,不知道会受海啸多大影响。
话说回来,近几年能很明显发现,太平洋地震带已经进入了活跃期,前兆性群震爆发。就在十几天前,在同样的位置发生过连续的6级地震,堪察加和阿留申海沟一直到阿拉斯加区域都是地质活动高发区域,经常发生地震和火山爆发,幸运的是地处极寒地区人烟稀少,伤亡也比较小。与此同时,其他地方也是地震频繁,日本鹿儿岛吐噶喇群岛海域6月下旬至今累计发生超800次地震,包含多次5级地震。比如在6-7月,美国加州圣安德烈亚斯断层发生7.2级强震。阿拉斯加更在7月12日连续发生3次6级以上地震,触发局部12米海啸警报。而这些都是因为,太平洋板块俯冲速度异常加快,导致环太平洋地震带活动频率激增。而在7月初,日本漫画家龙树谅预言"日本将发生毁灭性大地震",引发日本群体性恐慌。尽管7月5日"灾害预言"未应验,但民众对短期强震的戒备状态仍未解除。
因为预言也开始逐步被科学验证,日本危险的地方在于它正处于太平洋地震带上,而且面临千岛海沟(勘察加-千岛海沟),以及南海海沟的双重威胁。南海海沟在日本西南沿海,从东京西部的静冈县一直延伸到九州岛南端,长800公里,深约4千米的大片海域。在历史上,1707年南海海槽几乎所有部分同时断裂,引发一场大地震并导致富士山喷发,几乎每隔100年就会因为板块运动而发生断裂引发大地震。日本专家还预测,未来30年内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概率高达80%,将引发M8-9级超强地震,伤亡规模恐达311大地震的14倍。
近年监测数据与模拟研究均显示风险急剧攀升,板块应力临界点突破。太平洋板块以年速8-10厘米向西北俯冲,能量积蓄已达断层承载极限。日本国土地理院解析卫星观测数据发现,位于恶石岛观测点,向东南方向偏移3.7厘米,"极为显著,位移量惊人"。根据卫星监测,太平洋板块每年向西北方向移动8-10厘米,北美板块每年向西移动2厘米,这一系列的地震是南北向的分力整出来的,向西的主要力量基本向着东北亚这块汇聚,所以能整出多少地震真的不好说。日本专家那个大地震预警,其实就是监测到应力攒积已经十分巨大了。去年日本九州外海发生7.1级地震,日本气象厅还罕见发布了"巨大地震警报"。
而这10天内勘察加两起大地震,该地震点断裂爆发的位置,正从东向西移动,再顺着板块向西那就是日本方向了,等于一把剑随时悬在日本头顶,也不能什么时候落下。很明显能发现一个现象,俄罗斯的勘察加这么大地震,日本反应比俄罗斯大多了。毕竟俄罗斯那边地广人稀,没那么大危机感。而日本领土狭小,又处于地震带,所以预警速度非常快,日本首相石破茂第一时间呼吁迅速避难。现在太平洋地震带已进入新一轮活跃周期,但当前仍困于"可预警不可预测"的技术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