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耗阳”的5大行为,忍不住,阳气或会“透支”,别不当回事

2025-02-13 11:16  头条

你有没有经常手脚冰凉,常年怕冷,比别人穿得多,冬天恨不得裹着棉被出门,夏天想吹空调却又怕稍微遇寒就感冒?如果都有,那很可能是"阳气"不足了。

一、阳气不足,则百病生?

中医认为,阳气不足则百病生,那阳气到底是什么?

根据《黄帝内经》的解释,人体内的阳气就相当于自然界内的太阳,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太阳。身体也是同理,人的生长发育、各项生理功能都依赖阳气的推动,如果阳气功能出现了问题,那么寿命也会缩短,甚至失去生命。

阳气简单来说就是储存在细胞里营养物质,人体内的阳气来源主要分成2个部分,一是从父母那遗传的,二是从食物内摄取的,食物当中的营养元素能够为人体补足能量。

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陆为民主任中医师介绍,阳气有温养全身组织、保护脏腑功能以及抵御外邪入侵等作用。当体内阳气衰退,会导致身体的抗病能力下降,进而容易诱发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发生。

阳气不足时,身体会无法保持恒温,表现为基础体温下降、气血运行速度变慢,身体的物质代谢以及生理功能也会下降。风寒、湿气等外来物质以及体内的痰饮、结石等病理产物都无法及时排出,很容易导致疾病发生。

如若阳气不足持续加重,会导致基础体温进一步下降,淤积的现象会越来越严重,容易加重原有的旧伤和旧疾。

二、身体有5种表现的人,可能是阳气不足

身上有这些症状的话,很可能是在提示阳气不足,要及时引起重视。

1、手脚冰凉

阳气不足的人,肢体末端无法得到充足的阳气温煦、血液循环也会差一些,导致手脚常年冰凉,尤其是冬季很长时间都捂不热。

2、怕寒怕风

体内阳气不足会导致化生的热量不够,身体御寒的能力也会随之变差,长期怕寒怕风。在同样的温度下,阳气不足的人就是穿的比别人多。就连夏天开空调,也会容易着凉生病。

3、经常感冒

阳气具有固表作用,阳气不足的人抵抗力比阳气足的人要差,同样的环境下更容易感冒,且感冒后很难好容易反复。

4、食欲不振

阳气不足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下降,日常经常感觉食欲不振、胃口不好、消化能力差。

5、精神差/易疲劳

阳气不足还会导致生命活动能力下降,日常会觉得精神萎靡、容易疲劳,精神状态特别差。阳气不足的人容易头晕、乏力,而且脸色也会更苍白。

三、这5种行为最"耗阳",尽快停止

阳气的数量与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如果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导致阳气大量耗损。

1、经常熬夜

中医认为夜间9点~凌晨3点是最佳的睡眠时间,这6个小时对应冬季主收藏,可帮助阳气归附。长期熬夜睡眠不足,会导致阳气无法归根来复,人为损耗阳气。

2、爱吃寒凉食物/肉

寒冷的食物会损耗脾胃的阳气,尤其是在阳气发散的夏季,摄入大量寒冷的食物会进一步促进阳气损耗。而肉类摄入过多,脾胃会无法及时消化,容易损伤脾胃健康,导致阳气无法正常在体内运转。

另外,肉吃多了,难以消化,会对脾胃造成损伤。

3、房事不节

过度进行房事会导致肾精亏虚,精气耗损将无法固摄阳气,导致肾阳亏损,表现为乏力、双目无神、腰痛等。

4、久坐不动

久坐不动会导致体内血液循环变差,在中医上是气滞血瘀,会导致阳气不足。

5、出汗过多

大量出汗会耗损体内的阳气,尤其是晚上过晚锻炼会让交感神经兴奋,对睡眠不利,会进一步让体内阳气损耗。

延伸:阳气不足的人,多吃2类食物可补充

  • 多食有特殊气味的食物

如韭菜、大蒜、生姜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这些食物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增强脾胃之气、促进胃肠道蠕动的作用,可起到一定升阳作用。

  • 多食温热之性的食物

比如多吃龙眼、榴莲、荔枝、板栗、核桃、松子、腰果等温性水果;羊肉、牛肉、黄鳝、海参等温热性的肉食和水产品;辣椒、花椒、桂皮、茴香等温性调味品。

阳气是人之根本,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体内的阳气,避免其过度损耗影响健康和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