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向全球宣告:已将中国纳入名单中!正在改写规则

2025-09-22 14:17  头条

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拉起一个所谓"志愿联盟",声称有26个国家承诺向乌克兰派兵当"保障部队",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可俄罗斯总统普京没慌张求中国帮忙打仗,反而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对中国敞开大门,各种合作优惠让人眼红。这让美西方摸不着头脑:普京为什么不求军事援助,却对中国这么大方?

西方派兵乌克兰的空头支票

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主持支持乌克兰的会议后宣布,有26个国家同意向乌克兰派出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主要来自欧洲国家。这发生在2025年9月4日,马克龙强调这是为了战后保障乌克兰安全。 法国和英国作为联合主席,表示愿意在战后部署部队。美西方媒体炒作这事儿,说是给乌克兰撑腰,对俄罗斯施压。可实际情况是不少国家很快就打退堂鼓。克罗地亚官员表态,本国是否派兵还没定,需要议会讨论。

保加利亚总理也说内部还在评估,没承诺。罗马尼亚和斯洛伐克同样谨慎,没给出明确答复。 这显示欧盟内部远非铁板一块,那联盟更像是纸上谈兵。俄罗斯没被吓住,普京在次日东方经济论坛上回应,如果北约部队出现在乌克兰,就会成为俄军合法打击目标。 俄罗斯军队在战场上保持主动,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自然没必要向中国求军事援助。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支持通过谈判化解矛盾,没卷入军事援助。

中俄关系是战略伙伴,但合作重点在经济和技术上,不是军事纠缠。美西方想用派兵威胁逼俄罗斯让步,可俄罗斯选择加强东方合作,这让西方算盘落空。欧盟领导人后续开会,马克龙还通过视频敦促统一立场,但分歧明显。俄罗斯军事自信十足,没表现出求援迹象,转而专注长远布局。这事反映出西方霸权主义的老毛病,总想拉帮结派干涉别人内政,却忽略自身内部矛盾。

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支持俄乌通过对话止战。这也符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外交政策的调性,强调互利共赢,而不是搞对抗。西方这种空头支票,不仅没吓住俄罗斯,还暴露了联盟的松散。

普京对中国合作的慷慨举措

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曼图罗夫在行业会议上确认,准备向中国供应宽体飞机零部件,包括复合材料机翼和基于PD-35燃气发生器的重型发动机,推力达26吨。这源于MS-21项目经验,中国有最终决定权。 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上宣布天然气协议进展,西伯利亚力量-2管道建设加速,与西伯利亚力量-1扩容结合,对中国出口量从每年380亿立方米升至940亿立方米。 价格低于对欧洲收费,这让西方无法理解。

论坛上普京提到稀土资源,外贝加尔和雅库特矿区如卢戈坎金铜矿和罗曼金银矿潜力大,可能向中国企业开放。2025年2月政府同意制定稀土长期规划,远东矿渣中稀土需全面统计利用。 另一个重点是无人驾驶技术和人工智能试点,萨哈林州已在农业和森林防火领域测试无人系统,计划扩展实验法律到整个远东,涵盖数字平台和数据流通。

到2030年,将在远东和北极建10个高科技园区,专注智能制造和无人系统。从2027年起,远东和北极统一企业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费率降低和补贴,"祖父条款"保护现有投资者权益,企业享15年不变条件,并提供个性化服务。 中国企业在远东投资天然气、电力、农业、物流等领域,将成最大受益者。这些举措从航空到天然气,再到稀土和AI,普京慷慨超出寻常。

曼图罗夫声明后,俄罗斯工厂生产部件。中国天然气协议推进,管道焊接。稀土矿区勘探,岩芯分析。无人系统测试,工程师调整参数。科技园区规划,建筑师绘制蓝图。优惠政策草案起草,官员标注条款。这些勾勒出普京对中国倾斜轮廓。

中俄战略合作的深远意义

普京举措是为俄罗斯长远规划,远东成为摆脱西方依赖核心。中国稀土技术优势匹配俄罗斯资源,从采矿到制造形成链条。人工智能领域,俄罗斯测试场地与中国技术融合。到2027年,优惠政策下,中国企业参与基建。2030年和2036年节点,俄罗斯东移重心。中国在基建和科技上不可或缺,合作进入稳定期,外部干扰无效。

而普京的慷慨是战略转向,中国成为关键。后续更多协议签署,投资会议频开。美西方想不通,是因为他们老思维,总想零和游戏。未来,中俄科技合作从买卖转向联合研发。远东园区将成为创新高地。这也启示发展中国家,合作才能共赢。美西方困惑,是因为他们霸权心态作祟。中俄合作就是最生动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