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2日,美总统特朗普以"保护美国主权"、提高竞争优势、"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宣布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根据白宫当天发布的消息,美方将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对跟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更高的"对等关税",但加拿大和墨西哥予以豁免。消息传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美方对全世界所有国家"宣战",一场席卷全球的贸易战即将爆发,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甚至美国的"忠实盟友"日本都发声反对,批评特朗普此举毫无道理且没有逻辑。事发后不到24小时,中方做出回应,表示坚决反对并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从特朗普的图表上看,美方将对欧盟征收20%的对等关税,印度为26%,韩国为25%,日本24%,瑞士31%,而中国、印尼和泰国则分别是34%、32%和36%。不难看出两点信息,一是美方或许顶不住了,在36万亿美元的美债、2%以上的通胀率和4.2%的失业率下,连日、韩等美国的盟友都无法独善其身,逃脱不了被"收割"的结局。二是中国依然是美方的头号目标,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物美价廉的中国商品迅速走进海外市场,中国的GDP增速常年维持在5%以上,借关税来遏制中国产业发展,是特朗普对华征收高额关税的主要考量。
不得不说中方的布局十分长远,经过特朗普第一任期时的关税战后,中国调整战略布局,在东盟、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力,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防止被美国"卡脖子"。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额占我国总出口额的11%,这个数字在2008年是20%,但离开美国市场后,中国的对外贸易不降反增。2024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突破43万亿元,实现了总量、增量、质量的"三量"齐升。这种战略智慧让美方"关税大棒"对中国的威胁大为降低,如今在关键资源、金融和贸易领域,中方都有足够的反制手段。
需要指出,特朗普的关税举措对美国和世界贸易秩序有害无益。短期来看,加征关税或许会增加美国收入,缓解其财政压力,但长远来看,外企增加的成本将导致美国市场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提高,最终还是由美国消费者买单。除此之外,美国的本土企业虽然提高了竞争优势,但政府制造的"温室"中只会磨灭企业的上进心,对产业创新来说不是件好事。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市场自发形成的供应链和产业链已经十分成熟,特朗普的做法明显违反世贸组织的规则,破坏国际贸易秩序。
讽刺的是,对这种孤立主义、毫无经济常识的政策,美国政府内阁的6名成员双手赞成,联合向特朗普献言献策,据说连副总统万斯也参与其中。在6名"大将"的游说下,特朗普"信心倍增",他或许认为,即便与全世界为敌,美国依旧"赢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