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韩国李在明政府正因关键大使职位空缺而面临外交困境。就在上个月,李在明下令召回由前总统尹锡悦任命的30多名驻外使节,其中包括驻中国、美国、日本和俄罗斯大使。这些驻外大使回国后,李在明政府便再也没有了下步动作,也未向美国、日本、中国或俄罗斯提交任何韩国大使继任者的任命申请,这导致韩国驻中美日俄等30多国大使职位一直空缺到现在,而这也是韩国现代外交史上首次出现4个最重要的大使职位同时空缺的情况。
要知道,在国际外交领域,一名经验丰富、人脉资源广泛的大使可以说对两国高层接触至关重要。韩国政府为什么对关键岗位迟迟不任命继任者呢?难不成李在明政府不打算搞外交了吗?这其中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说到底,还是当前李在明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明确,尤其是在中美两国之间"摇摆不定",一边想与中国加强双方合作,一边又害怕惹到美国不高兴。就在几天前,美国驻韩大使还放话,说"盟友应在重大议题上保持一致",其实就是拿美韩芯片协议和驻军费用说事,给韩国方面施压。另外,眼下韩国还面临着特朗普政府的关税威胁。
7月31号,美韩两国刚达成新的贸易协议,根据协议,美国对韩国汽车关税将降至15%,而韩国将对美全面开放贸易,接受包括汽车、卡车和农产品在内的美国产品。换句话说就是,美国不会被征收关税。另外,韩国将向美国提供3500亿美元,用于由美国企业拥有并控制的投资项目。同时,韩国还将向美国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或其他能源产品。从这份协议内容不难看出,表面上美韩双方在关税问题上是达成了共识,但实际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韩国这边就是被迫做出的妥协。这份协议完全就是"不平等协议",可即便是这样,李在明政府也得忍受着。
在美国施压这种情况下,李在明政府很难做到坚持自身的立场来处理对外关系,这就使其在任命新的韩国驻外大使问题上犹豫不决。就连之前,我国向韩国政府发出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典礼的邀请,李在明政府都以行程冲突给拒绝了。对于这种情况,王毅外长不久前在与韩国新任外长赵显通电话的时候就明确敦促韩国在对华政策上"避免摇摆"。这也是赵显上任后,首次和王毅外长通话。通话中,王毅外长强调了两点:第一,希望韩国政府对华政策同样做到稳定、可持续、可预期,避免摇摆;第二,中韩双方要深化互利合作,共同反对"脱钩断链",维护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对此,赵显则回应称,韩国方面愿意积极推动中韩两国自贸谈判,深化中韩经贸合作。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依照李在明政府当下的"摇摆不定",其承诺的对华政策能否落实还真不敢保证。仅是这驻华大使继任者的任命,李在明政府现在都拿捏不定,即便是不久后任命了继任者,但鉴于还需进行审查、批准和确认,该职位的空缺状态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不只是中国,美国、俄罗斯那边也都在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