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嚷嚷着要把这事塞进贸易谈判,可中方从始至终就一个态度:贸易归贸易,地缘政治归地缘政治。
印度人的反应更有意思--外交部发言人直接怼北约秘书长"别玩双标"。毕竟莫迪政府心里门清:国内两成石油进口靠俄罗斯,真要听美国的换成高价油,那印度人肯定不认。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去年还偷偷进口俄油再转卖欧洲赚差价,现在倒摆起"道德教师爷"的谱。
现在让我们看看华盛顿的制裁算术有多离谱:
84名参议员联署的500%关税提案,看似声势浩大,但其中至少20人前不久还在要求放宽对华芯片管制;
印度进口俄油占比超20%,而美国自己的能源信息署报告显示,若强行替换这些油源,国际油价会立刻飙出15%以上的涨幅。
其实明眼人都懂,这场关税闹剧本质是场"美元保卫战"。现在美国最怕的不是中国买多少俄油,而是中俄印这几个大块头带头搞"去美元化俱乐部"。
美国总统特朗普(资料图)
但华盛顿的应对策略堪称当代黑色幽默:他们一边用关税大棒恐吓别人别用非美元交易,一边自己疯狂印钞稀释美元信用。
就连美国的传统盟友也开始阳奉阴违。德国工商总会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不少受访企业仍在通过第三方渠道间接采购俄罗斯原材料。这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全球合谋,让美国的制裁大棒越来越像打在棉花上。
从经济学角度看,500%关税完全违背基本常识。按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模型测算,若真对中印实施这种极端关税,美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将在六个月内跳涨2.3个百分点。
更讽刺的是,由于中国制造业的不可替代性,这些关税成本最终会有82%转嫁给美国进口商--相当于变相给美国企业加税。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巨头要组团游说国会了。这种自杀式制裁,最后埋单的只能是美国普通老百姓。
华盛顿的决策者们似乎还没意识到,美国用金融霸权强迫各国接受能源禁令,只会加速多极化世界的形成。
中俄已经用实际行动证明,没有美元照样能做买卖。俄罗斯央行最新数据显示,其外汇储备中人民币占比已增长,而美元跌至历史新低。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正在动摇二战以来建立的整个国际货币体系根基。
说到底,500%关税威胁就像往太平洋里扔石头,听着动静大,实际连个浪花都溅不起来。场制裁大戏演到现在,唯一确定的结局就是:当美国政客们在国会山拍桌子时,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员们早就在用脚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