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统筹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增量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2)

2024-10-15 14:52  经济日报

"一揽子增量财政政策体现了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积极应对和长远规划,这些措施聚焦'稳增长、扩内需和化风险'三大关键领域,释放了维护经济平稳运行、增进民生福祉以及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信号。"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李旭红表示。

按照安排,为了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政策还有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此前,中央财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债务限额超过2.2万亿元的基础上,2024年又安排1.2万亿元的额度,支持地方特别是高风险地区化解存量债务风险和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财政部明确这次增加债务限额置换地方隐性债务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其规模和力度值得期待。

国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夏磊认为,债务置换是为地方"松绑",从时间、空间、结构、效率全方位地为地方政府减负。疫情以来地方刚性支出压力较大,大量财政收入用于还本付息,对公共服务、基建等方面的支出形成了"挤出效应",债务置换可以提高财政可持续发展能力,对扩内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有效化解债务风险有利于地方政府释放出更多资源,优先用于重点领域和项目的投资,这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促进结构调整,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这无疑是应对当前经济挑战、保障经济安全与平稳发展的重要措施。"马海涛说。

目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化解工作有序推进,风险总体可控。杨志勇分析,债务置换从表面上看地方政府债务余额没有变化,但置换是隐性债务显性化的过程,债务信息更加透明,有利于决策。置换过程可能还伴随着债务利率的下降、期限结构的改善。必要的债务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是有好处的,化债不是要消灭债,而是要规范管理,让地方债管理更加规范。

"地方债风险防范化解,解决的不仅仅是地方财政正常运行问题,而且对于进一步活跃市场、提升经营主体活力大有裨益。地方隐性债的置换,意味着不少企业将因此得到发展所需的资金,一招活、全盘活,经营主体活力将因此得到更充分地释放,并逐步形成良性循环。'下棋看三步',增量财政政策同样需要用更系统的分析方法来看待,才能真正全面感受到财政政策的力度。"杨志勇说。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