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修水:第一面军旗诞生的地方!让我们一起走进背后的故事

2024-10-16 11:11  新安晚报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作为秋收起义主要策源地,军事力量的集结地和出发地,95年前,江西修水这座古老山城响起的军号声,穿越时空,久久回响。在修水,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诞生了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8月16日上午,"纪念'三个95周年'红土地上看今朝"网络媒体江西行采访团走进了位于修水县的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回望95年前的烽火岁月。

在修水打响秋收起义第一枪

"匡庐一带不停留,要向潇湘直进。"在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一楼序厅内,诗作《西江月·秋收暴动》裹带历史的厚重与深刻,让人回想起95年前那一声嘹亮的号角。序厅中央,与观众迎面而立的,是一座高达3.07米的大理石基座组合雕塑,雕刻了秋收起义领导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和总指挥卢德铭的形象。

而在他们身后,一面巨幅"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鲜红夺目。据介绍,这是透过1∶1复制的第一面军旗。1927年9月初,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参谋何长工、副官杨立三、参谋处处长陈树华3人在修水会馆设计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军旗。旗幅为红色,象征革命;旗中央的五角星,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星内交嵌的镰刀斧头,表示工农大众紧密团结;旗幅一侧的白布条上竖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旗帜引领方向,这面军旗寓意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

军旗式样确定后,何长工立即组织缝制。修水党组织配合部队购买布匹,并找来了三四十名裁缝和针线工,帮助制作军旗。裁缝分别剪了红布、白布、黑布做旗面、五角星和镰刀斧头,针线工将五角星、镰刀斧头缝到旗面上。经过几天的紧张赶制,终于缝制好了100面崭新的军旗,1000多套红领巾、红袖章。

1927年9月9日,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部和第一团、第四团打着这面旗帜,在修水打响了秋收起义的第一枪。

红色旅游传承革命精神

"今年7月2日当天,我们纪念馆接待了38个团,近4000名游客。"修水县文化发展中心党组书记、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馆长余昌清介绍,近年来修水县红色旅游越来越热门,这段时间前来纪念馆参观学习的群众和游客络绎不绝。

据悉,始建于1977年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和省人民政府授予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10月被评选为"江西十大红色景点"之一;2005年修水县秋收起义纪念地系列景点被国家发改委、中宣部等13个部门评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馆以来,纪念馆共接待观众数百万人次。

2017年,秋收起义修水纪念馆经过第五次改版。改版后,纪念馆以时空为序,系统地展现了有关历史人物、革命旧址及战斗遗址。截至目前,馆内有文献资料近千件,馆藏文物37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78件。

余昌清告诉记者,目前该纪念馆周边正在扩大改造,在该县县城的最繁华地段,秋收起义红色历史文化街区改造项目正紧锣密鼓进行。改造后,修水的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将深度叠加,成为打造全域旅游的一大亮点。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