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市成交额也出现明显缩量。9月3日,沪深两市当日成交额2.3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5109.05亿元;5日两市成交额2.3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395.99亿元。
作为市场资金风向标的两融余额,也终结了连增趋势。截至9月2日,两融余额达2.29万亿元,较前一日减少约85亿元,并终结了此前的七连增。之后,两融余额再度缩水,截至9月4日达到2.28万亿元,较前一日减少103.17亿元,是8月以来相邻两日减少金额最多的一天。
板块方面,上周,前期积累了较大涨幅的科技股也出现大幅下跌趋势。9月4日,寒武纪单日跌幅达到14.45%,总市值较前一日蒸发约840亿元。被市场统称为"易中天"的新易盛、中际创旭、天孚通信3只个股,当日跌幅也均在10%以上。
资金流向上,9月4日,申万一级32个行业中有26个行业遭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计算机、电子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居前,净流出金额均超百亿元;通信、机械设备、汽车、国防军工、有色金属等行业主力净流出金额也较高。
进入本周,周一开盘,高位算力硬件股持续下挫,中际旭创、新易盛一度跌超10%。人形机器人概念大涨,肇民科技、骏鼎达、沃尔德当日实现"20CM"涨停。
"短期市场调整接近尾声"
市场缘何出现调整?又应如何看待此轮调整?多方观点认为,慢牛行情进入整理期,是受到前期市场过热、利好消息兑现、资金获利了结等多重因素影响。
董忠云认为,从时间线看,8月26日起A股开启震荡,从时间窗口来看,市场对于本月初重要活动前的上涨预期过于一致,且累积浮盈较大,而重要活动之后、"十五五"规划前缺乏政策发力窗口,导致部分资金落袋为安。
"更进一步来看,当前杠杆资金的绝对额处于较高水平,部分投资者担心杠杆资金在股市震荡期被迫降低仓位,从而引发市场波动。"他说。
在严凯文看来,近期A股回调,可视为对8月涨幅过陡、融资余额飙升的一次"良性降温",属上行中继,而非趋势反转,理由包括风险溢价仍高于十年中枢,潜在政策催化(10月APEC、四中全会"十五五")尚未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