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烧掉97亿,以色列能撑几天,伊朗成本又有多少呢?

2024-04-25 21:51  头条

近日,一组惊人数据引发外界对中东地区军事对峙的高度关注--为应对伊朗一夜的导弹攻击,据前国防军总参谋长财务顾问披露,以色列耗资高达78亿至97亿元人民币。而伊朗发动这一波袭击的成本,据估计仅为以色列的十分之一不到。这一对比反映出当今中东军事角力的残酷现实:庞大的军费开支对以色列构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同时也折射出伊朗通过"花小钱办大事"的低成本进攻策略,进一步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

中东地区一直是全球军火消费的重镇。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RI)的统计数据,2012年至2021年,海湾阿拉伯国家军费开支总计高达1.13万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6.1%。而作为地区军事强国,以色列近年来军费开支亦在逐年攀升,2022年国防预算就高达600亿谢克尔(约合1164亿人民币)。这样的巨额军费无疑对其政府的财政预算造成沉重负担。

以色列前军方高层透露,一旦爆发大规模军事对峙,单是一晚的导弹拦截行动,就可能耗费当年国防预算的7.5%。这意味着,如果年度预算无法翻番,以色列将难以维持足够的防御能力应对伊朗的挑衅。从这个角度看,无疑是以色列在这场军费竞赛中吃了大亏。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伊朗采取的"廉价化"进攻策略。据估算,伊朗发射一枚弹道导弹的成本约为8万英镑(约合72万人民币),发射一架国产单向进攻无人机仅需2000美元(约合1.45万人民币)。再加上伊朗拥有约3000枚弹道导弹的庞大储备,可以看出其对以色列构成了沉重的军事压力。简单计算便知,伊朗几乎以以色列拦截成本的十分之一不到的代价,就能给对方的国防预算带来巨大冲击。

从这一数据不难看出,军火商人和军工企业才是这场中东冲突的最大赢家。无论双方如何你来我往,只有他们从中赚取了暴利。

以色列研制的"箭式"导弹,拦截一枚就需耗费高达350万美元;而"大卫的斧头"导弹的单价也超过100万美元。这样的高昂代价给以色列带来了沉重负担,但与之对应的,正是以军工业获得的可观利润。

事实上,欧洲最大的军工集团之一MBDA的年销售额就超过40亿欧元,而以色列航空航天公司更是拥有100多亿美元的订单储备。除此以外,世界多家军工企业的生产线近年来都在满负荷运转,生产出令人瞠目的各类防御系统乃至尖端武器。以美制"爱国者"导弹为例,单枚价格就高达300万美元,仅2022年就为制造商带来220亿美元的订单。种种迹象表明,无论中东局势如何反复,军火生意都将一路红火下去。

然而,战争祸害无疑是无穷的。无论赢家是谁,最终受害的都将是无辜的平民百姓。从这个角度看,中东局势如此胶灼,给当地民众的生活带来了沉重的阴影。

比如受伊朗无人机袭击的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市民不得不经历惊心动魄的空袭,面临巨大生命安全威胁。当地一些平民目击者曾如此形容:"天空中出现了一束耀眼的光芒,紧接着是剧烈的爆炸声。"爆炸造成的余波在整个城区蔓延开来,无数民居遭受波及,玻璃被震碎,建筑受损。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居民将承受怎样的恐惧和痛苦。

同样,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长期封锁政策,也让当地百万人口的生活陷入了贫困和动荡之中。由于经济活动遭到严重限制,加沙地带青年人的失业率高达63%。缺乏医疗资源、食品和干净饮用水,也使得三分之二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在这里,人们无法摆脱战火纷飞的阴影,过上正常的生活。甚至连孩子们也无法正常上学读书,很多人一出生就注定了挣扎求存的命运。

事实上,中东地区由于地缘政治、宗教信仰和资源分布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是世界动荡的风暴中心。阿拉伯世界与以色列、伊朗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加上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思潮的滋生,导致战火从未真正熄灭。大大小小的冲突此伏彼起,平民百姓往往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和平对话无疑是最好的解决之道。通过外交谈判和斡旷,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避免不必要的流血冲突,不仅能减轻平民的苦难,也能为各国政府减轻庞大的军费负担。

事实上,在一些双边或多边对话场合,相关国家已就这一问题展开了磋商。比如伊朗与世界六国就伊朗核问题的谈判,虽曾一度停滞,但最终通过对话,缓解了紧张局势。同样,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等国在2020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为中东和平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些努力为化解宗教、种族矛盾,重塑各方信任创造了契机。

当然,在长期矛盾的夹缝中寻找和解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各方在坚持立场的同时做出一些必要让步。比如伊朗就需要允许更严格的核查,以消除国际社会的疑虑,而阿拉伯国家也要放下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狭隘思维,接纳以色列。

但只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克服宗教、种族和意识形态的隔阂,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彼此,和平的曙光才会在中东地区缓缓升起。正所谓"一炬可以燎原,亦可以除暗投火",军火既可成为战火的温床,也可以化作点点希望之火温暖民众心扉。

总的来看,无论最终赢家是谁,这场中东军事对峙都将是一场"输家为王"的悲剧。各方在军备竞赛中遭受重大财政和生命损失,但没有一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分歧,实现彻底胜利。

以色列投入了举国之力防御伊朗进攻,每一次反击都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但即便暂时避免了大规模灾难,它也难以完全根除来自伊朗的威胁,长期处于戒备状态,背负着沉重的财政负担。

而伊朗虽然通过"以逸待劳"的低成本策略给以色列造成了冲击,但它本身长期在国际制裁之下,经济状况并不理想,根本无力支撑与以色列长期对峙。不仅如此,单凭导弹和无人机进攻也难以真正动摇以色列在地区的强权地位。因此,任何一方都无法轻易获得压倒性胜利。

和平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但人类终须走向这条路。我们当努力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流血冲突,让财富和资源真正用于造福人民民生,而不是被无休止消耗在残酷的械斗中。

中东地区虽然矛盾错综复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摒弃狭隘偏见、通过相互尊重、对话和谈判来化解分歧,人民群众才有希望过上安宁祥和的生活。一旦战火彻底停息,当地经济必将重现生机,人民才能真正过上幸福安康的日子。反之,仇恨和报复只会让伤口愈加加深,导致更多无辜者承受苦难。因此,人类应为和平叩开大门,迈向新的和解之路。

所有人都有责任为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应当倡导理解与宽容,消除战争的根源,为终结暴力与流血奋斗。纵使目前挑战重重,但人类一定能凭借智慧与勇气,开创美好的中东未来。

今日关注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