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定了!上台第一件事便喊话中国,看来之前的警告听进去了(2)

2025-10-23 16:21  郑州广播电视报

在对美外交上开始展现出一定的柔软姿态后,高市早苗转向中国时,似乎也进行了相似的调整。她通过明确表示希望进行"坦率对话",试图释放出一种愿意缓解中日紧张关系的信号。而这一信号的释放并非偶然,尤其是在中国外交部的明确警告下。早在高市当选自民党总裁时,中国便对她在历史和台湾问题上的言辞提出了严厉警告,强调日本必须遵循中日四个政治文件中的核心原则,不得偏离历史问题的正确立场。

显然,高市早苗的外交团队听进去了中国的警告。这不仅仅是出于对经济压力的考量,更是在意识到如果继续过度对抗,可能会影响日本的国际形象和实际利益。毕竟,中国不仅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且两国在全球气候变化、数字经济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合作潜力。日本经济团体也早已表达过类似的警告,强调"政治分歧不应影响经济合作"。因此,高市不得不调整自己的政策,避免进一步激化与中国的矛盾。

特朗普的访日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外交访问,它还象征着美国在经济上对日本的"讨债"行动。特朗普政府早在石破茂政府时期便要求日本投资5500亿美元,并将关税减免作为交换条件。这一协议,显然已经让高市面对相当棘手的外交问题。日美之间的经济联系非常紧密,日本的汽车、半导体等产业依赖美国市场,反之,美国也需要日本的技术合作。特朗普此时的访日,毫无疑问是在加码这一战略布局。

高市早苗是否能够成功应对这一挑战,将直接影响她在国内外的政治地位。若高市顺利应对特朗普的要求,这不仅能为她争取国内经济支持,也能够为日本与美国的经济合作铺平道路。但如果高市无法在经济利益与外交政策之间找到平衡,可能会导致日本在全球经济中失去更大的话语权。

在中日关系的层面,中国显然已采取了务实的态度,愿意与日本开展更广泛的对话与合作。中国外交部的立场是清晰的: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不能被回避,必须恪守既定的政治承诺。然而,尽管中国在外交上保持耐性和智慧,但在经济和战略上,必须对日本做出更多务实的回应。毕竟,全球经济大环境下,中日合作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对高市来说,最困难的部分在于如何在强硬的国内右翼立场和外交上的务实需要之间找到平衡。她可能会在继续推行右翼政策的同时,借助与中国、韩国的外交合作,逐步推动日美经济政策的调整。她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过度炒作台湾问题和历史问题,并不能带来实际的利益,反而可能影响日本的长远发展。

高市早苗作为首相,面临着国内外的巨大压力,尤其是在处理中美两大国关系时的细微平衡。她是否能突破之前的右翼立场束缚,推动务实的外交政策,将直接决定她能否稳定执政并推动日本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于中日关系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新的开端。未来的几个月,将是检验高市是否真正能做到"言行一致"的关键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