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冬将至,2025年11月7日,老话"立冬五不做,吉祥无疾祸"又在耳边响起。这句俗语可不是空穴来风,它藏着古人顺应天时、安然过冬的智慧。眼看北方即将大范围降温,全国各地流感也进入高发期,如何让家人孩子健康过冬,成了每个人心头的大事。这"五注意"究竟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
一、进补
许多人一听"立冬进补",便以为是大快朵颐、鸡鸭鱼肉不断,这可真是曲解了老祖宗的善意。真正的进补,是给身体添一把温润的火,而不是猛灌一桶油。想想看,立冬时节万物潜藏,人体机能也随之内敛,此时大吃大喝,肥甘厚味堆积体内,岂不是给血脂和肥胖埋下祸根?不如换些温热的粥汤面食,一碗南瓜小米粥下肚,暖身又养胃,这才是真正的滋养之道。

二、重视来自身体各器官的"倾诉"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老话在流感季节尤其应验。有些人总觉得自己身体硬朗,有点小痛小痒就硬扛着,甚至带病工作,这无异于开门揖盗,把病毒往身体里请。当身体发出警报时,最明智的选择是立刻"抽离",让自己从病毒源和高压环境中解脱出来。就像孩子得了流感,家长会立刻让其居家休息,成年人为何就不能对自己宽容一些?彻底康复后再投入工作,效率更高,身体也更轻松。
三、莫频繁洗澡
立冬之后,天地闭塞,阴盛阳衰,人体阳气也变得格外珍贵。此时若还贪图凉快,频繁洗浴,寒邪便会乘虚而入。古人说"冬不养阳,一年白忙",绝非危言耸听。每一次贪凉沐浴,都是在消耗自身宝贵的阳气,为未来的病痛埋下伏笔。与其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如减少洗浴次数,做好保暖,让阳气在体内安然过冬。
四、莫熬夜
熬夜一宿,十补难修。冬天本就是养精蓄锐的季节,夜晚更是阳气潜藏之时。若为了工作或娱乐而熬夜,无异于釜底抽薪,将身体的免疫力防线撕开一道口子。流感病毒最擅长攻击这些防线薄弱之人,一旦病倒,恢复起来可比平时慢得多。与其在病床上追悔莫及,不如从立冬这天起,早睡早起,给身体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

五、莫贪凉
这是最基本的一点,切不可缺衣挨冻。节气的转换往往伴随着剧烈的气温变化,一件棉衣或许就能挡住刺骨的寒风。别为了风度丢了温度,颈椎、腰腿、脚踝这些关节部位,更是寒气入侵的"重灾区"。一条围巾、一副护膝、一双厚袜,这些简单的装备,就是抵御寒冬最坚实的盾牌。

这五件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养生哲理。顺应时节,敬畏自然,身体自然会回报你一个健康平安的冬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