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大战逆转,乌军反攻全被阻拦,普京调整战术,第三国撤军

2025-02-09 16:21  头条

近期,俄乌冲突中的库尔斯克战场局势引发关注。据相关消息,在俄罗斯本土的库尔斯克战场,有传闻称朝鲜军队已撤离。过去半个月,未见朝鲜军队身影,舆论猜测或因伤亡率高、需要休整,但俄朝双方均未对此消息予以证实。

当地时间2月6号,乌军在库尔斯克组织机械化部队展开反攻,然而进攻极为不顺,8次进攻均被俄军成功击退,乌军为此付出了超200人的伤亡代价。对于乌军反攻受挫,有观点认为或是情报泄露,导致俄军提前掌握乌军进攻计划,以逸待劳;不过,更多人推测是俄军在战术上做出重大调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俄军方曾透露,正在开发新的战法,在几乎所有方向展开进攻并掌握主动权。

回顾历史,库尔斯克会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有着重要地位。1943年初,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乘胜追击,德军在曼施坦因元帅领导下反击,库尔斯克地区形成突出部,双方进入僵持。德军策划"堡垒"行动,意图围攻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而苏军提前知晓计划,积极筹备防御,构建多道防线,集结大量兵力与火力。

战役打响后,南线德军第4装甲集团军进攻,初期有一定推进,但苏军顽强抵抗,在普罗霍罗夫卡坦克大战中,双方激烈交锋,最终德军败退,苏军获胜。北线德军第9集团虽突破苏军第13集团军第一道防线,却在苏军反击下被阻挡在第二道防线前。这场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德军损失兵力17万人、1700辆坦克等大量装备,苏军也损失兵力80多万、6000多辆坦克。库尔斯克会战让德军失去战略主导权,转入全面战略防御,苏军则开启大规模收复国土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