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楼市止跌回稳越来越明显,买房该出手时就出手(2)

2025-01-06 14:14  头条

2025年初,楼市会止跌回稳

搜狐财经:这次住建会议后,很多机构认为房地产2025年"止跌回稳"的关键在于城中村改造、存量房"收储",对此您怎么看?

贾康:在这个视角上可能说大了,它仅是整个"组合拳"里的一项。如果谈"止跌回稳"的关键,我愿意说是"双轨"统筹--在"住有所居"保障轨上托底,和在商品房的市场轨上以"止跌回稳"对接健康模式,这个组合是关键。

城中村改造(可认为是棚户区改造的升级版)和存量房"收储"之后用于对保障性住房形成有效供给("补砖头"模式转为更有效率和经济合理性的"补人头"模式),这是一种属于社会政策托底的在保障轨上的安排,是争取尽快使低中收入阶层住有所居的一个重要举措。

搜狐财经:请您再概括一下楼市"止跌回稳"的关键点。

贾康:关键点还是要相互呼应着做好保障房和商品房的"双轨统筹",现在是两个方面都在发力:

保障房轨道方面,以资金支持各地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房产,形成不是"补砖头"而是"补人头"的转变,因为有可用的存量房屋以后,再配上政策的引导和䃼贴机制,就可使得中低收入阶层住有所居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提高效率增加了托底的进度,实际上是在地方辖区以消化一些闲置存量房达到住房的社会政策托底目标。

商品房轨道方面,2021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政策暖风频吹至今,一线城市中广州已经完全取消行政限购;此外,还有很多配套措施,如开发商方面走到了"白名单"制度的对象化支持。税收制度也有进一步的放宽,契税降至1%,很多城市不再区分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这对于购房者来说是非常实惠的。

搜狐财经:您认为楼市止跌回稳,还需要多长时间?

贾康:我的判断是今年底、明年初,即2024年底到2025年上半年,会有更多区域的房地产市场随着一线城市的风向标作用而回稳,这个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回稳以后不少地方还会有一个大概率的逐渐回暖。

我们也不希望它陡然升温,那么应该是相对健康的稳住市场以后,有所波动的过程中,不少地方是可能升温的。不同地方肯定有差异,但从整体来看,略有升温是合乎整个市场总体而言波动运行的周期逻辑。

总体来说,中国房地产市场这一轮的筑底,现在已经在见眉目,不仅是一线二线城市,还有部分三线城市也跟进了。在成交放量之后,北京的二手房均价已经见到上升,这对于更多的地方有风向标作用。

当然,不排除后续还有波动,但大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冰火两重天格局之下,火的这一边带着冰的那一边在波动中完成企稳后,会有一个回暖表现的过程。

现在的企稳不能理解为所有的城市都稳住了,但总体的主导倾向是稳住了,完全有把握不会崩盘。而且在企稳的同时,火的这一边作用力越来越明显,这个风向标的作用会更多地传导至冰的那一边。

开发商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几个月之前,杭州、宁波和厦门同一天出现"地王",说明什么?这几年以来开发商早已非常谨慎,现在一定是做了非常详尽的市场调查后,觉得机会来了,才敢出手去拿"地王"。此后,上海又先后出现了两次"地王",那是它沉寂6年之后的表现。这些是火的这一边的表现,带有非常典型的风向标作用。

房价止跌已很明显之后,买房该出手时就出手

搜狐财经:2025年是买房的合适时机吗?

贾康:买房的这一方,首先是应注意供求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原来卖方市场为主的格局,变成了买方市场为主,那么买方的从容程度大大提高了,但是要注意到在前面几轮的变化过程中,在回暖的时候一定有一个"买涨不买跌"的临界点。

所以,买房的主体,特别是老百姓为实现美好生活向往,有了自己心仪的购买目标情况之下,如果是用自己的钱而没有特别的负债风险,那么就需注意对"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机掌握。如果一直推延到了买涨不买落的临界点出现,自己却没有能够在临界点之前出手交易,经济实惠就要受到很大的影响,那就可能要以更高的代价才能实现自己美好生活的目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