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行动了!李在明谴责反华示威后又将派使团访华有何用意?(2)

2025-08-19 11:27  头条

举例来说,日前特朗普正式确定了美韩贸易协议,韩国除了被加征15%的关税,还要对美投资3500亿美元、额外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美国液化天然气或其他能源产品。可以说李在明上任后的外交努力,并没能帮助韩国逃过关税战的恶果,该对美让步还是得对美让步。而迄今为止敢于对美国施加对等反制的国家只有中国,这直观体现出了"实力地位"的重要性。

如今李在明愿意修补中韩关系,中方自然乐见其成,但是李在明不管在外交领域多务实,都有两方面的问题需要他从长计议、认真对待。

首先便是中韩经贸往来存在的问题。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统计,2023年中国自韩国进口额为1625亿美元,较前一年骤减18.8%,这也导致韩国对华贸易出现180亿美元的逆差,系中韩建交31年来首次。作为对比,2018年韩国对外贸易顺差中有80%来自中国。这反映出中韩贸易结构的变化,"中国制造"正在加速抢占市场。李在明如果能引导韩国国内正确看待这一变化,韩国右翼势必又会炒作贸易逆差问题来破坏中韩关系,特朗普竞选时就曾这样做过。

另一个问题则是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韩国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据观察者网8月18日报道,两名美国国会议员想借助访问韩国这一契机,与韩国船厂达成合作,让韩企为美国海军在印太地区建造和维护非作战舰艇。此举可谓是司马昭之心,无非就是想利用盟国的造船技术与产能来缓解美军舰艇目前青黄不接的状态。韩国如果接受这一请求,就相当于被纳入进美国的军工体系当中,对中方的影响可想而知。

这种事情日后应该不会少,韩国政府打算如何处理自己在中美博弈中的态度问题呢?要知道韩国不光有美国垂涎欲滴的造船业,其汽车工业和半导体产业也是当下美国极力想要获取的。总而言之,李在明"务实外交"的理念值得赞赏,但这一理念能否解决实际问题,还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