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号深夜,我商务部突然接连发了两个公告,半夜发文本身就是个信号,说明咱们国家在经贸这事儿上,要有大动作了。
先看第一个公告:要查美国的模拟芯片反倾销。啥是反倾销?说白了就是美国企业把芯片往中国卖的时候,故意把价格压得特别低,低到不正常的地步,然后把中国企业都挤垮,最后自己垄断市场。所以这反倾销调查,查的不只是价格,更是咱们产业的"生存权"。
第二个公告更直接,查美国对咱们集成电路的歧视性措施。这些年,美国不断限制芯片对华出口,还将多家中国企业列入黑名单,只准自己"卡脖子",却不许别人维权。两条公告一起发出,一条针对"低价倾销",一条反击"歧视打压",是一套明确的"组合拳"。
那为啥偏偏这时候出重拳?看美国前几天的动作就知道了,公告发布前几天,特朗普刚拉拢37国试图围堵中国,施压欧洲对中印提高关税,看似要来一场"群殴"。但其实这些国家各怀心思。比如欧盟去年与中国的贸易额接近8000亿美元,宝马、大众等车企一半的电动车销量依赖中国市场,根本不可能铁板一块。我们这次"1对38",拆穿的正是美国这种"拉盟友施压"的套路。
更令人不满的是,中美原本定于14号在马德里举行经贸谈判,可就在12号,美国突然又将13家中企列入限制清单。这简直毫无诚意。我们早就表明"谈判的大门敞开,但绝不接受欺压",商务部这次直接质问美国"意欲何为",就是在明确表态:没有诚意的谈判,不如不谈。
可能有人会问,咱们现在这么硬气,底气在哪儿?首先是市场底气,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消费国,美国模拟芯片超一半出口到中国。如果真的彻底断供,美企自家工厂就得面临减产、甚至工人失业,最终自作自受。其次是道理底气,我们发起反倾销和贸易壁垒调查,完全遵循WTO规则,不像美国那样动不动搞单边制裁,站在了国际公义的一边。最后是产业底气,这些年中国芯片产业不断成长,虽仍在追赶,但已能自主供应大量中低端芯片,并非完全依赖美国,这才有底气正面应对。
现在马德里谈判的日子到了。美国那边还想着"用制裁换让步",咱们这边已经把底线亮出来了:要谈,就先把不合理的制裁撤了,拿出点诚意;要是还抱着"我是老大我说了算" 的心态,那这谈判黄了也不可惜。其实国家之间谈经贸,跟老百姓过日子一样,得互相尊重,不能老想着占对方便宜。美国要是看不清这一点,还以为拉上几十个国家就能让咱们低头,那可就打错算盘了。
说到底,商务部深夜发的这两个公告,不是要跟美国吵架,而是把话说明白:中国愿意守规矩,但绝不受欺负。"或退出谈判",不是吓唬人,是告诉美国,咱们的耐心是有限的,产业安全的底线不能破。接下来就看美国怎么选了,是好好坐下来谈,还是继续折腾?但不管怎么选,咱们该护的利益,一分都不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