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调查、232措施、穿透性规则……美对华单边制裁有何伎俩?(2)

2025-10-16 15:16  封面新闻

所谓"301调查",源自美国1974年贸易法的第301条。该条款授权美国贸易代表可对他国的"不合理或不公正贸易做法"发起调查,并可在调查结束后建议美国总统实施单边制裁。

白明表示,"301"这个数字作为法案中的一个标识,逐渐成为指代美国对外国"不公平"贸易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代名词。"301调查"由美国自身发起、调查、裁决、执行,具有强烈的单边主义色彩。

他指出,美国对华发起多次"301调查",每轮调查均伴随加征关税、出口管制。2024年美方就针对中国芯片产业相关政策发起"301调查",中方此前已多次表示,"301调查"违背国际贸易规则,不利于中美双方和全球利益,是保护主义典型代表。

伎俩二

"对等关税"措施

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

今年2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要求相关部门确定与每个外国贸易伙伴的"对等关税"。

所谓"对等关税",是一种单边贸易政策,其核心逻辑是要求贸易伙伴对美国商品的关税税率、非关税壁垒(如增值税、补贴等)与美国保持完全一致,否则通过加征差额关税实现"强制对等"。

白明认为,特朗普政府力推的"对等关税",打着所谓"追求公平"的旗号,对关税"一刀切",实质上违背经济学基本原理、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无视各国经济发展差异,是囿于"零和博弈"思维,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