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份,在国内生猪市场,月初,猪价短暂偏强,受情绪引导,需求支撑改善,集团猪企缩量出栏,国内标猪报价回升至14.09元/公斤。
但是,此番猪价上涨"昙花一现",本月初,随着集团猪企恢复出栏节奏,且,社会面猪场认卖积极,生猪供应猛增,而需求利好转弱,月初消费利好兑现过后,需求进入"空档",产销错配下,国内猪价重心下移,市场呈现超预期下跌的走势!
据悉,目前,外三元标猪报价跌至13.62元/公斤,猪价跌破了"地板线",价格创下了今年以来的新低,市场看涨信心不足,短暂猪价仍将以波动偏弱的走势!
超预期下跌的6大原因
第一,从供应端来看,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今年2月至7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3%,按6个月育肥周期计算,至明年1月生猪出栏量还将明显增多。也就是说当前猪价"跌跌不休",是市场规律的必然结果。
第二,当前属于集团猪企集中出栏兑现阶段,产能供应压力较大,最新数据,刚过去的8月,三大上市猪企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三大猪企销量同比环比均增长,产能处于过剩的阶段,其中温氏股份同比增长幅度更是达到37.88%。
第三,8月末9月初集团猪企缩量,带动猪价短暂上涨,但是中小养户并没有赶上此次出栏机会,因此压栏信心严重不足,中大猪市场认卖情绪偏强,生猪供应自然过剩的局面。
第四,从消费来看,尽管已经进入白露节气,但南方传统销区,受副高影响,高温持续,销区白条出货不畅,需求承接不足。
第五,部分区域猪场疫病压力较大,部分地区适重猪源存在出栏难度,生猪跨区调运难度较高,这也导致广西猪价在全国垫底。
第六,生猪期货近期同样跌跌不休。从前期的"强预期-弱现实"状态,转为"弱现实-弱预期"状态,主力期货近期跌至13145元/吨的,反映市场看空情绪,期货市场整体疲软表现,自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生猪现货价格的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