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一锤定音,不来看阅兵,深夜喊话中国,先送美国一战略机遇

2025-08-12 17:04  头条

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的时间也进入倒计时,8月9日至10日凌晨,约2.2万人组成的受阅部队也顺利完成了首次综合演练。在接下来的23天时间里,只需保证各个环节在当天完美地向全世界呈现。

而在中方紧锣密鼓演练之际,美国却曝出一个重磅消息,特朗普行程已定,九三阅兵不用给他留位置了。据观察者网报道,当地时间8月9日,波兰官方发布声明称,特朗普已经邀请新任总统纳夫罗茨于9月3日访美。这意味着特朗普忙活了3个多月依旧是无用功,没有收到中方邀请的他有些"心灰意冷",开始另做安排了。

近日,联合早报放出消息,特朗普深夜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希望中国能尽快大幅增加美国大豆的订购量,目的是缩小贸易逆差。

他还对华做出保证,强调订单会迅速完成,不难看出,特朗普对此的急切心情,而他给出的理由却是称中国目前存在大豆短缺的担忧,而美国农民能产出最优质的大豆,这句话的指向性不言而喻,

但需要清楚的是,实际上是美国大豆因关税壁垒等问题在中国市场份额大幅度减少,美国农民面临严重的滞销压力。

也就是说,明明是特朗普需要中国帮忙,却被他包装成"美国优质大豆帮中国解决短缺",但这也很符合特朗普的"说话艺术"。

不过,特朗普如今"焦虑"的根源,很大程度上是他自己的关税政策造成的。

在今年4月,特朗普以芬太尼为由头,对中国挥舞了关税大棒,中国也毫不含糊地采取了反制措施,对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加征对等关税。

如此一来,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上价格上的优势不再,竞争力也减弱了不少。要知道,中国过去可是美国大豆最大的买家,中国的订单情况很大影响着美国农民的收入。

如今,中国进口大豆来源更多转向巴西等国,这估计让特朗普感到"不安",但巴西大豆凭借免税,价格更低,供应也稳定的优势,自然而然地受到了中国市场的青睐。

不过,特朗普现在想让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大豆,无疑是在跟巴西"抢单",但中国与巴西同为金砖国家,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不会轻易改变进口结构。

而且,除了关税的影响,中国也一直在积极拓展大豆进口的多种渠道。

说到底,这场"喊话"的核心,是特朗普需要中国市场来缓解自家的农业困境,但贸易合作的本质是互利,若只谈自身诉求却回避此前对华加征关税等"前嫌",恐怕难以让合作真正落地。

当然,特朗普想让中国增加美国大豆采购量,除了他口中的缩减贸易逆差,估计还有国内政治的因素。

离美国中期选举时间越来越近,这估计让特朗普对农业州选票高度敏感,毕竟中期选举向来被看作是对总统执政的"中期检验",尤其是农业州的选票,一直是共和党要重点争取的。

美国的农业从业者群体,长期以来是共和党的基本盘之一,他们的支持度直接影响着共和党在参众两院的席位争夺。

如果农产品销量持续低迷,农民的不满情绪蔓延,很可能会在选举中转化为对执政党的失望,进而影响选举结果,故而特朗普不得不喊话中国"帮忙"。

当下,特朗普将扩大农产品出口视为缩减美国对华贸易逆差的手段,试图通过中国增购美国大豆来改善贸易失衡的表象。

不过,特朗普的诉求忽略了一个关键前提:中美贸易的失衡并非单纯靠农产品就能解决。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早就有言在先,贸易逆差不代表谁就吃亏了,美国一边在高科技领域对中国设限,不让出口,一边却要求中国买大豆、牛肉这类附加值低的东西,这种不公平的贸易做法长久不了。

总之,中国大豆进口逐渐迈入多元化,巴西等国在价格、关税和供应稳定性上更具优势。

特朗普想让中国大量采购美国大豆,还需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解决贸易摩擦中的核心问题,而非单方面施压,至于是否扩大美国大豆进口,中方自有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