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不要低估中方维护正当权益的决心与能力!(2)

2025-10-14 10:53  环球时报社评

许多观点认为,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极限打压和泛安全化操作,不仅引发世界广泛担忧,也为荷兰此次干预安世半导体提供了不良示范和外部支撑。中国外交部13日回应称,一贯反对泛化国家安全概念、针对特定国家企业采取歧视性做法,中方维护自身正当合法权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等法律构成的反制裁法律体系,为保护中国企业合法权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各方都不应低估中方维护自身权益的坚定决心与充分能力。

在资本主义早期阶段,一些国家曾依赖暴力和殖民掠夺积累原始资本,甚至在自身文化中形成"掠夺带来财富"的错误历史惯性。在如今的地缘政治环境下,荷兰政府以"供应链安全"为由对中国企业实施过度干预,然后公然进行法律外衣包装下的资产劫掠,全套动作堪称行云流水,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起该国在自身历史上的一些污点。难怪有人讽刺说,一些西方国家将所谓"国家安全"当成私掠许可证,很像是"殖民基因"在21世纪的苏醒。

事实上,自闻泰2019年收购安世以来,公司经营稳健向好,对荷兰经济贡献良多。从美国政府的强取豪夺,到荷兰政府的"劫掠式干预",当前中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不再是市场竞争本身,而是某些外国竞争者在无法通过正常市场方式取得优势时,会借助泛安全化的标签对中国企业实施商业劫掠。这一趋势在安世的案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可以预见,随着中国科技和商业实力的增强,此类披着法律外衣的"强盗行为"仍可能发生。正如观察人士指出,中国科技进步已深深触动西方霸权神经,对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必须做好更加充分的准备。

10月13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3%,进口同比增长7.4%。这两个数据均大大高出外界预期。此外,前三季度中国出口工业机器人增长54.9%,"新三样"产品、铁道电力机车等绿色产品增速均达到两位数。许多分析认为,这是中国经济韧性的体现,也显示出在美国强化保护主义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的经贸联系更加深入。在当前复杂动荡的国际环境中,究竟是要重回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殖民老路,还是走出一条开放、包容、共同繁荣的新路,国际社会早有选择,荷兰方面需要看清历史大势,否则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