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琼丽建议将教师常见病纳入职业病(2)

2025-03-05 09:37  九派新闻

研学课程也容易出现同质化、单一化的问题,打卡式研学比较常见,流于形式,"学生在场馆里逛一圈就结束了,也没有留下深刻印象"。

张琼丽说,当前红色研学场馆的建设也良莠不齐。部分场馆由于建成时间较早,设备设施比较老旧,展出方式比较单一,体验感也会相对扁平,不够立体、有深度。对于青少年而言,研学的吸引力和体验感就会有欠缺。

此外,她认为,研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升,"像我们去过的一些红色研学基地,他们的专业讲解人员队伍不够充实,也缺少培训,使得整个研学课程的品质很难提升。"张琼丽说。

【2】建议将红色研学纳入评价标准

张琼丽介绍,恩施高中每年定期举办红色研学活动,比如每年清明前后,组织学生远足,到革命烈士陵园瞻仰先烈,听取革命故事,五四前后会组织学生唱红歌。

学校正在筹建同心馆,希望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更深入、全面地接受红色文化熏陶。"其实每周的升旗仪式也可以算作红色研学,因为国旗下的演讲很大一部分是关于信仰和励志。"张琼丽说。

在全国两会开幕之际,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希望未来红色资源可以互相打通,形成数据库,融合打造一套更丰富的研学课程体系。同时将红色场馆打造得更现代化,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红色文化。

她认为,除了使用传统的声光电等现代信息传递技术外,可以引入人工智能,让学生直接与AI讲解员交流,使体验更加丰富、生动。

张琼丽建议将红色研学课程纳入评价标准,在对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中,将红色研学课程作为单独的一项,而不是笼统地划分进社会实践中。

此外,她还建议,完善红色研学活动的一系列保障问题。首先是资金保障,"红色研学没有专项资金,更多靠家长自费,希望未来有更多资金支持"。其次是安全保障,"如果走出校园,涉及集体活动,那就需要相应的安全保障机制"。

【3】建议将教师常见病纳入职业病名录,提升教师福祉

作为一位拥有15年教龄的老师,张琼丽也关注到了教师群体的常见病问题。"像静脉曲张、咽炎这些病都很常见,也非常折磨人,而且治疗周期长、难度大。"她说。

张琼丽自己就长期受咽炎的困扰,经常说着话突然被一口痰卡住,早上起来会剧烈地咳嗽。尤其是课业负担重时,病情会格外严重。病情更严重的老师甚至需要去医院打吊针、做针灸。

虽然学校会配备扩音器、升降黑板、护眼灯等设备,尽可能帮助减轻老师的负担,但有些问题仍然难以避免。

"如果这些常见病可以纳入职业病名录,那就可以认定工伤,在治疗时个人经济压力就会减轻,能提升教师群体的福祉。"张琼丽说,她提出这一建议,不只是希望为教师谋福利,更希望职业病名录能更加多元化,带动大家对非体力劳动者职业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