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谈正进行时,南海突然传来两声巨响,美军"尼米兹"号两架舰载机半小时内接连坠海,全员获救却疑点重重。
要知道事发前解放军刚在南海开展实弹演习,这究竟是巧合,还是高强度行动埋下的隐患?中方随后的回应,又藏着怎样的态度?

会谈日南海的"双坠机"突发
当地时间10月26日,一个原本该聚焦中美经贸磋商的日子,南海海域却意外上演了美军舰载机接连坠毁的惊险一幕。
这一天中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的经贸磋商谈判,另一边南海的"尼米兹"号航母上,两架舰载机就在短短半小时内先后坠入海中。

当天下午隶属于第73直升机海上打击中队的MH-60R"海鹰"直升机,从航母起飞执行任务,就突然失控坠入南海。
好在机上3名机组人员反应及时,被随后赶到的救援力量成功救起,可没等大家缓过神来,差不到半个小时时间,又一起事故发生了。

第22战斗机攻击中队的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同样是在起飞过程中出现意外,一头扎进海里,两名飞行员紧急弹射逃生。
说这事儿巧合,是因为它发生的背景实在太特殊了,在坠机事件发生前,解放军已经在南海相关海域开展大规模实弹演习。

F/A-18F舰载机
演习科目里明确包含模拟拦截和摧毁敌方舰艇与飞机,这是在展现咱们对区域的控制能力。
而这次美国出事儿的"尼米兹"号航母,也不是随便来南海晃悠的,它正处于退役前的最后一次作战部署。
10月17日才刚刚穿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海,美军还一直对外宣称,航母在这儿执行的是包含"自由航行"在内的"例行任务"。

可偏偏就在中美会谈、解放军演习这两个关键节点叠加的时候,美军接连掉了两架飞机,这种时间上的"撞车",确实是很巧合。
而这事儿之所以能被快速知晓,是因为有多方信源都做了报道,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自己发了消息,CCTV国际时讯、法新社这些国内外媒体也都相继跟进。
不过美军对此的回应倒是挺常,表示这两起事故是"独立事件",关于事故原因,表示正在做全面调查。
不过要知道,"尼米兹"号都要退役了,最后一次部署还出这种纰漏,不管是对美军的面子,还是对其所谓的军事威慑力,都是不小的打击。
美国这次可以说是丢脸丢大了,那么美战机频繁坠海的原因是什么?从这个地方或许可以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航母频发事故
"尼米兹"号本身,这船都服役快半个世纪了,结果因为新航母跟不上,只能硬着头皮延长部署时间,从今年3月出发到10月在南海出事故,整整7个月的高强度任务。
而且美军这几年在南海出的幺蛾子可不少,2021年和2024年核潜艇两次撞山,2022年F-35战斗机着舰失败掉进海里,这些事儿都说明他们在装备维护保养上或许没做到位。

就说这次坠毁的MH-60R直升机,单价都卖到1.08亿美元了,比美军自己用的F-35战斗机还贵。
这么贵的装备还老出问题,可见美军内部的军备管理出现混乱,估计平时也就是随便修修,根本没把隐患当回事儿,出事故其实是早晚的事儿。

不过话说回来,不少军事分析人士都看得很清楚,中美会谈这么关键的时候,双方肯定都会管好自己的一线部队,不会让事情闹大,问题还是出在美军自己身上。
毕竟他们要是好好维护装备,别总想着靠军事施压来达到目的,也不会接二连三地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儿,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问题没解决好。

在美军双机坠海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也就是10月27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专门就此事提问,想知道中方的看法。
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既体现了大国的担当,又没回避关键问题,发言人明确说,中方已经注意到了相关报道,如果美方有需要,中方愿意从人道主义的角度出发,提供必要的协助。

这话一出来,就能看出咱们的态度,面对人员安全问题,咱们始终保持着负责任的立场。
但与此同时发言人也没绕开问题的核心,直接点出美军频繁派军舰军机到南海炫耀武力,才是引发海上安全问题、破坏地区和平稳定的根源。

这话可一点都不绕弯子,把事儿的本质说透了,要知道这些年美军总打着"自由航行"的旗号在南海晃悠,今天派个航母,明天派个侦察机,把好好的一片海域搅得不安宁。
再说说这事儿对中美会谈和区域局势的影响,美国这"肌肉"没秀成,反而丢了面子,所谓的"军事施压"一下子就没了底气。

而这次"尼米兹"号的坠机事故,算是给美军的最后一次部署蒙上了一层阴影,更重要的是,它暴露了美军全球霸权背后的"力不从心"。
看看美军这些年的状况,装备老化没人好好修,人员心态涣散没心思好好干活,连派出去的任务都没什么合理性,出事故其实是早晚的事。

就像老话说的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美军要是还不收敛,总想着在别人家门口挑衅,以后只会遇到更多麻烦。
毕竟现在的国际局势早就不是他们说了算,再抱着老一套的霸权思维不放,最终只会付出更多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