盯上太平洋海底金属矿产?美拟深海囤矿应对中国稀土供应链

2025-04-14 10:20  搜狐

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特朗普政府正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绕过联合国机构,授权企业在太平洋海底大规模开采镍、钴、铜等关键金属矿产,并将其纳入联邦战略储备,以对抗中国在稀土和电池金属供应链的主导地位。这一行动被视为美国"供应链去中国化"战略的延伸,却也因法律争议、环境风险与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陷入舆论漩涡。

美国对中国稀土的依赖已非秘密。中国控制全球90%的稀土加工产能,而美国70%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军工、新能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如钕磁铁、锂离子电池原料均受制于人。2025年初,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后,美国F-47战机生产一度面临停滞风险,五角大楼紧急寻求替代方案。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已动用《国防工业生产法》提升国内矿产产量,并与乌克兰谈判矿产协议,但因外交纠纷与商业可行性争议未果。

太平洋海底的多金属结核成为新目标。这些土豆大小的矿石富含镍、钴、铜等电池金属及微量稀土,储量远超陆地资源,但开采需深入5500米深海。美国计划通过国内法绕开联合国下属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直接授权企业开采国际水域矿产。此举遭中国、俄罗斯、法国及太平洋岛国等近40国反对,ISA秘书长警告其"公然违反国际法"。

美国虽参与起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却未正式批准,仅以观察员身份列席ISA会议,无投票权与采矿权。特朗普政府辩称ISA"无权垄断监管",试图依据美国《深海底硬固体矿物资源法》单边行动。但法律专家指出,美国长期享受UNCLOS赋予的海洋权利,有义务遵守其原则,单边开采将破坏多边治理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