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南海的局势再次升温。美国对菲律宾的军事支持突然大幅加强,而且这次动静不小。导弹系统、无人机、防空平台,全都搬到了离中国越来越近的地方。我看很多人都在问,美国这次又在搞什么名堂?这背后,其实隐藏着美国一个更大的战略调整。
一方面,美国在加快武装菲律宾。另一方面,美国又在调整自己对台海的应对策略。这两条线,原来看着是分开的,现在越来越像是被捆在一起。这也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重点,美国的新打法,可能就是想通过把南海和台海连起来,对中国来一个一石二鸟。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会谈中,明确表示要打造一道"强大的威慑盾牌"。说白了,就是把菲律宾变成美国在南海和台海的军事前哨。他原话很直白:"我们正在部署尖端导弹和无人系统。"他还说,这些部署不是为了挑衅,但他们已经准备好了,必要时会采取坚定行动。
虽然美国没有具体说出了哪些武器,但不少分析人士都认为,这些所谓的尖端系统很可能包括"萨德"反导系统,还有"战斧"对地攻击导弹。它们的射程很远,不只是覆盖南海,甚至台海方向也能照顾到。还有更厉害的,"台风"导弹发射装置和NMESIS导弹系统已经部署到菲律宾北部和最靠近台岛的岛屿。这就不是简单的防御了,而是实打实的攻击准备。
这些部署背后,其实说明了一件事:美国正把菲律宾从一个"后勤支持国"变成"前线作战平台"。过去,美国看菲律宾,更多是把它当作一个可以临时驻扎补给的地方。但现在,美国在菲律宾建了9个军事基地,可以轮换驻军,预先存储武器弹药,直接进行远程打击。这种做法有个新名字,叫"分布式威慑"。
什么意思?就是把军队和武器分散到很多地方,不给对手一次性摧毁的机会。美国在日本南部、澳大利亚北部已经开始这么干,现在轮到菲律宾了。而菲律宾的地理位置,刚好卡在南海和台海之间。这正是美国想要的。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为啥非要在这个时候大动作?首先,美国在台海正越来越被动。中国在台海的军力部署已经很成熟,海空控制力也越来越强。美国想要从正面干预难度太大。所以它换了个思路,从侧面入手。南海,是离台海最近的突破口。
其次,美国也不想真的和中国正面冲突。它更想靠这种部署来制造压力,逼中国在战略上顾此失彼。换句话说,它是在"围点打援",南海动静大了,中国就不得不分散力量,这样台海的压力自然就减轻了。
第三,菲律宾政府这次也配合得很积极。马科斯最近访问美国,不但见了国防部长,还会见了国务卿和总统特朗普。据传,为了换取美国降低对菲商品的高关税,马科斯很可能答应了让美军使用更多菲律宾基地,甚至开放采矿权。这说明什么?菲律宾这次是有求于美国的。而美国正好借机推进自己的战略。
客观来讲,小马科斯做出了一次风险很大的豪赌。一方面,菲律宾并不是美国的核心盟友,安全条约虽然写在纸上,但真到了台海或者南海出事,美国是不是会真刀真枪帮菲律宾,还真不好说。菲律宾可能会变成前线炮灰,却没有真正的发言权。
其次,菲律宾国内对这波军事合作的质疑声也不少。尤其是美国要对菲律宾商品加征20%的关税,引发了菲国内的强烈反弹。
最后我们来预测一下接下来的走向。如果美国继续强化在菲律宾的部署,南海的军事对抗将不可避免。中国不会坐视这些导弹和无人机瞄准自己后院。如果中方开始在南海加强空中巡航、导弹部署,甚至模拟实战演习,那冲突的风险只会越来越高。
而美国的策略就是想制造这种"高压状态",逼中国在南海和台海之间分神。它不是急着动手,而是要拖中国入局,让中国疲于应对多个方向。典型的"战术疲劳战"。南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台海,更是中国的红线。美国现在想用菲律宾这个"跳板",把两者串起来,形成"前线牵制+侧翼打击"的新打法。看似聪明,实则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