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末临近,各地交管部门不断加强对电动两轮车、三轮车以及四轮车的管理力度,纷纷启动专项整治行动,旨在规范电动车出行秩序。在这些整治行动中,我们已经明确了哪些违法行为将受到严查严惩,但不少车主对哪些车型可以合法上路、哪些车型被严禁通行还存在疑问。
今天,就借助即将于11月1日实施的《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为大家详细解读:哪些电动车和三轮车将被禁止上路,哪些行为将被处罚!车主朋友们要注意啦!
一、《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

办法》简介
新修订的《福建省非机动车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之前已上牌的旧国标电动自行车仍可继续通行。符合旧国标的电动车必须在2025年8月31日前出厂,且在2025年11月30日前销售,凭相关证明材料即可办理登记上牌;未符合条件的车辆则不予登记。自2025年12月1日起,所有新销售的车辆都必须符合新国标,方可上牌上路。
根据9月1日新国标的实施情况及地方适应性规定,以下几类车型在新规后将被严格禁止上路:
二、电动车、三轮车"3禁"措施
- 禁无牌车辆

所有电动两轮、三轮和四轮车必须经过交管部门注册登记,并悬挂有效的车牌。牌照颜色区分:电动自行车为绿色牌,轻便摩托车为蓝色牌,摩托车和三轮车为黄色牌。自11月1日起,无牌车辆将被禁止上路,违者将被罚款200元,车辆将被暂扣。在此提醒,符合旧国标的电动车应尽快办理上牌手续,12月1日后未上牌的车辆将无法上路。
- 禁非标车辆
不符合国家标准、无法正常登记的车辆,将全面禁止上路。新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已于9月1日正式施行,旧标准同时废止。旧国标车辆的过渡期截止到11月30日,未完成登记的车辆将被扣留甚至强制报废。
- 禁改装车辆
非法改装的电动车也将受到严厉打击。常见的违规行为包括:解除速度限制、加大电机功率、加装额外电池、改装车身结构等。对于非法改装车辆,处罚可能包括500到5000元罚款,车辆可能被扣留并责令恢复原状。
三、电动车、三轮车"4罚"措施

- 罚无证驾驶
驾驶电动车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摩托车驾驶证包括:F、E、D等类别,C1证不能直接驾驶电摩。无证驾驶将被罚款200-1000元,并可能扣留车辆,严重者将扣除驾驶分。
- 罚违规载人
不同车型的载人规定不同,超员行为将受到处罚。电动自行车允许载1名12岁以下儿童,超员将罚款50元;轻便摩托车和货运三轮车禁止载人,超员将罚款200-500元;电动摩托车后座允许载1名成人,超员则罚款100元。
- 罚乱停乱充
在禁止停车区域停放电动车,将面临50-200元罚款,严重者车辆将被拖移。在室内或楼道充电,将被处以200元罚款。
- 罚闯红灯、逆行等违法行为
闯红灯和逆行行为将各罚50元,不按规定车道行驶同样罚款50元。多次违法可能导致更高罚款甚至扣车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