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发起袭击,莫斯科遭到打击,俄高官亮出核武器警告,普京、特朗普将齐聚北京?(2)

2025-07-24 17:21  淄博日报

加里宁格勒州地处波罗的海沿岸,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与本土不相连。俄新社报道显示,俄罗斯正在该地区强化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作战能力,部署了包括先进导弹系统、雷达站在内的军事设施。这一战略部署旨在阻止北约部队进入相关区域或开展军事行动,从而确保俄罗斯对波罗的海地区的控制权。

报道指出,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是一种军事战略手段,通过在特定区域建立防御体系,限制或阻止外部势力介入该地区可能发生的冲突或突发事件。

冲突消耗天平出现决定性倾斜。俄军工复合体以战前难以想象的速度运转,月产无人机突破一万架规模,导弹产能实现年度增长三倍的飞跃。

反观北约阵营显露疲态,美国承诺的爱国者防空系统采用繁琐的"二手转交"模式:先由东欧国家采购,再经数月周转移交基辅。

这种经济层面的碾压,实际比任何战场捷报更能预示冲突结局。

外交领域的博弈同样暗流涌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对俄态度出现大幅摆荡:2月承诺"24小时停战"并计划沙特会晤普京;4月斥责俄总统;到7月突然转向承诺向乌克兰输送由欧盟买单的爱国者导弹。

特朗普(资料图)

面对美方立场波动,俄方更关注实质性突破--第三轮俄乌谈判确定在伊斯坦布尔重启。

9月在北京的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意外成为战略变量。普京出席仪式获克里姆林宫确认后,《泰晤士报》爆料特朗普可能同期访华制造"普特会"。佩斯科夫7月20日回应给足想象空间:"会晤必然发生,但需等待重大事务准备就绪"。这种外交辞令隐含深意:

  1. 美俄存在达成战略妥协的潜在空间
  2. 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需排除基辅直接参与

尽管目前尚无任何官方证据证实相关安排,但特朗普方面已因此面临美国舆论的压力。美国《国会山报》发表评论文章,建议特朗普不要接受与普京在中国的会晤邀请。

该文以奉承的口吻称,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美国总统和全球领导人之一",特朗普"为了维护美国的尊严","应当坚定而有礼地拒绝这一邀请"。

当莫斯科航站楼应急灯在无人机袭扰中明灭闪烁,克宫核按钮控制台持续输出威慑信号。俄军在顿巴斯收紧绞索与加速导弹产能的举措,实际在为外交摊牌积累筹码。

现代冲突史的深刻规律或将再次验证:战场决定谈判桌的边界,而大国领袖的握手能改变血流成河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