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已外溢,多地出现病例!疾控提醒

2025-07-31 10:19  头条

近期,基孔肯雅热在我国南方地区引发关注。截至7月26日,广东省累计报告本地病例4824例,主要集中在佛山市(2882例),其他城市如广州、中山、东莞等亦有零星病例。病毒通过伊蚊叮咬传播,目前无特效药和疫苗,防蚊灭蚊是关键。以下为权威科普与疫情动态。

伊蚊(花蚊)

一、病毒科普:一张图读懂基孔肯雅热

二、国内疫情现状:广东为主,多地联防联控

1. 广东省:疫情集中,防控进入攻坚期

- 感染数据:截至7月26日,全省累计报告4824例本地病例,均为轻症,无重症或死亡病例。其中佛山占2882例(占比59.7%),广州、中山、东莞等12个地市有零星病例。

- 首例溯源:今年国内首例病例于7月8日在佛山顺德区乐从镇腾冲社区发现,患者为境外输入(斯里兰卡务工返乡)。

- 防控措施:

- 灭蚊清积水:佛山划分20个大网格,入户排查积水容器,无人机巡检天台等隐蔽区域。

- 医疗闭环:全省指定53家定点医院,配备3696张防蚊隔离床位,检测效率提升至每日6轮。

- 重点人群:老人、孕妇、慢病患者需警惕并发症,出现症状及时就医。

2. 其他地区:输入风险与外溢预警

- 澳门:报告2例输入病例,均有佛山旅居史。

- 河南:商丘、焦作等地发起爱国卫生运动,倡议清除蚊虫孳生地。

- 广西、云南:属Ⅰ类高风险地区(媒介伊蚊活跃),需加强监测。目前广西北海暂未报告本地病例,但疾控部门已启动防蚊宣传。

三、国际动态:全球119国受影响,欧洲现本地传播

- 疫情范围:截至7月,全球119个国家报告本地传播,留尼汪岛、马约特岛疫情最严重(留尼汪岛超3.9万例)。

- 欧洲预警:法国南部出现12起本地传播事件,意大利报告首例本地病例,病毒通过伊蚊在温带地区扩散风险上升。

四、科学防控:灭蚊、防护、就医三步走

1. 防蚊灭蚊是核心

- 清除孳生地:每日清理花盆托盘、饮水机积水等小型容器,水生植物每周换水。

- 化学物理结合:室内使用蚊香、杀虫剂,户外穿浅色长袖,涂抹避蚊胺(DEET)。

- 社区联动:广东发动志愿者对背街小巷、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消杀,蚊媒密度已控制在安全水平。

2. 个人防护要点

- 避免叮咬:清晨/傍晚蚊虫活跃时减少外出,住所安装纱窗、使用蚊帐。

- 旅行提示:从疫区返回后2周内做好防蚊,出现症状及时告知医生旅行史。

3. 就医指南

- 症状识别:若出现"高热+关节剧痛+皮疹"三联征,立即前往发热门诊,避免自行服用布洛芬(可能加重出血风险)。

- 检测流程:核酸检测3小时出结果,阳性患者需住院隔离至核酸转阴。

五、专家呼吁:把握窗口期,阻断传播链

- 张文宏警示:南方地区仍处疫情控制窗口期,需"以快制快"遏制扩散。

- 疫苗进展:全球首款疫苗Ixchiq已获批,但因老年人群不良反应尚未广泛应用,重点仍在防蚊。

- 长期关注:30%-60%患者可能遗留关节痛,康复后需避免关节过度负重,必要时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