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月8日,以色列安全内阁通过了总理内塔尼亚胡提出的一项关于"击败哈马斯"的计划,批准以军接管加沙城。次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就此事向法国总统马克龙"发难",称以军扩大军事行动、加沙停火谈判破裂,完全是因为马克龙当众承认巴勒斯坦国。
据报道,早在7月24日,也就是法国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建国当天,美国退出了停火谈判,并谴责法方此举阻碍和平进程。美方认为,马克龙在联合国大会上承认巴勒斯坦国的计划,只会助长哈马斯的宣传攻势,让哈马斯拒绝停火。
作为G7国家中第一个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国家,法国这次起到了一定"带头"作用,因为在法国之后,英国和加拿大也相继承认了巴勒斯坦国。不过,美方以此为由将停火谈判破裂归咎于马克龙,显然是在颠倒是非、推卸责任。
从统计数据上看,巴以冲突爆发这22个月以来,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6万多人死亡、超15万人受伤的后果,而死伤者当中的一部分,是在等待领取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时遇袭,或因饥饿死亡。如今,以色列不许救援物资进入加沙,还计划将所有巴勒斯坦平民从加沙城强制迁移到中央难民营和其他地区,显然不是为了停火,而是为了肃清加沙地带的哈马斯武装力量,进而实现对该地区的全面占领。
针对内塔尼亚胡政府企图吞并加沙的计划,当地时间8月10日,英国、法国、丹麦、希腊、斯洛文尼亚就以色列安全内阁批准"接管加沙城"计划一事,召开了联合国安理会紧急会议。会上,除美国之外,其他14个安理会成员国一致强烈谴责以色列占领加沙的企图,现场局面变成了"14对1"。
美方在会上宣称,地区问题归咎于哈马斯"不接受停火",是否全面接管加沙则应由以方自行决定,美国"无意干预"。但在其他国家看来,以色列军事占领加沙城的计划,涉嫌违反国际人道主义法,将危及加沙平民和被扣押人员的生命,是必须立即叫停的。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就在发言环节中强调,必须坚决反对以色列占领加沙的企图,必须放弃武力至上的迷思,必须缓解加沙人道灾难,必须重振"两国方案"前景。只有这样,才能平息加沙战火,推动巴勒斯坦问题的全面、公正、持久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坚决反对以色列政府加剧局势升温的同时,中方还发布一则紧急通知,将加利利湖以北、以东等多个地区,划为"极高风险"的红色区域;将以色列境内其他地区划为"高风险"橙色区域。中方此举表明,本轮巴以冲突正面临进一步扩大升级的风险,甚至不排除演变为地区全面冲突的可能性。中方适时调整以色列的出行风险等级,就是为了保障当地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