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蒙古国总理访华,还带来了几个“不情之请”(3)

2025-02-17 11:03  头条

【中蒙之间目前只有一条跨境铁路在运行,同时有3条跨境铁路在建设之中】

俄罗斯恰恰也是一个矿产、农产品出口大国,双方的经济结构没有太大的互补性,蒙古国想要增加大宗商品出口,获得更多收入,就只有中国这一个选择。

不过,蒙古国方面的一些问题,决定了中蒙之间的合作仍有隐患。别忘了,嘎顺苏海图-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项目,在2009年开始讨论后,一直搁置16年才取得突破。

首先就是蒙古国出于历史原因所坚持的所谓"第三邻国"战略,该国政府长期与西方眉来眼去。蒙方一度选择性忽视了空中运输同样要借道中俄,与美国签署了一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用途的开放天空协议,准备通过空中运输加强稀土领域合作。

【奥云额尔登此前曾访问美国,但没能见到时任美国总统拜登,只是会见了哈里斯】

美国等方也得以借助蒙方自己打开的口子,通过资助NGO组织、保持对蒙古国舆论影响力、吸引蒙古国政要或者青年精英赴美访问留学等手段,具备了在蒙古国内部兴风作浪的能力。

其次,中蒙之间的部分基建合作,动了蒙古国内一些人的蛋糕,导致很多合作项目在蒙古国内部遭遇了一定的阻力。

就拿铁路建设合作为例,一旦中蒙之间的新跨境铁路投入使用,中蒙双边贸易的结构将会发生根本性变化,很多原本依靠公路运输"吃饭"的公路运输业既得利益者,必然会因此而面临收入减少的困境。这些人之前就在尝试阻止中蒙之间的铁路建设,确保公路运输的重要性。

【现阶段,中蒙之间的双边贸易仍旧主要依靠公路进行】

最后,受经济发展缓慢、贫富差距过大、腐败等问题的影响,蒙古国内部的局势不是非常稳定。

外部势力借助蒙古国内的复杂局面,趁机煽动民众,阻碍中蒙在基建等领域合作,甚至尝试推动"颜色革命"的隐患将持续存在。

蒙古国政府能否实现其战略目标,通过与中国深化务实合作,突破蒙古国自身的经济困局,仍旧要看蒙方能否在推进中蒙间合作落地的过程中,有效平衡"第三邻国"外交与中蒙俄务实合作的关系,同时化解国内利益集团的阻力与社会矛盾。

如果能够妥善解决内部问题,蒙方便还有望为区域经济一体化与本国长远发展开辟更稳定的路径。如若蒙方最终没能保持战略定力,有效解决问题,蒙古国便将错失发展机会,难以真正摆脱积贫积弱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