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中美大消息,第三轮经贸会谈有何成果?

2025-07-30 15:01  头条

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都达成了什么成果?中方表态之后,美方的态度也颇为乐观,美财长贝森特宣称,不排除喊停两国之间的关税战,但这等大事他做不了主,一切还得让特朗普拍板。

(中美经贸谈判)

据央视7月30日报道,当地时间29日晚,中方谈判代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美本轮经贸会谈的成果。中方表示,在过去的一天半期间,两国代表就一系列共同关心的经贸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和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对中美前两轮谈判达成的共识和框架落实情况进行了回顾和肯定。

中方还证实,两国将"继续推动"已经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和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中方指出,双方下一阶段应当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增进共识并减少误解,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美国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

从中方的表态来看,这次中美经贸谈判虽然达成了一系列共识,但似乎并没有当场达成继续延长"关税缓冲期"的新协议,中方用的字眼是"继续推动",对于谈判的内容则用了"坦诚、深入和富有建设性"的描述,这就说明双方的谈判气氛并不算温和,很可能"各抒己见",在关键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因此才没有立即达成"关税缓冲期"的展期协议。

紧接着,负责谈判事务的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也公开表态,美方同样使用了"建设性"的字眼来形容中美会谈,还证实了谈判"非常富有成效",美方不排除喊停和中方的关税战,但贝森特话锋一转,声称自己做不了主,需要返回美国后向特朗普汇报,然后是否"休战"需要由特朗普自己决定。

(特朗普)

据报道,特朗普的态度也比较积极,当地时间周二,他在接受采访时称接到了贝森特的电话,并评价中美会谈"非常好",对于双方达成的协议,他"要么批准,要么不批准"。外界认为,特朗普的表态和没说一样,这依旧是他的"谈判策略",不到最后一刻不表态,就算表态了也随时能推翻。

据报道,按照5月份中美达成的协议,中国同意将美国商品的关税从125%降低到10%,美国则同意将中国商品的关税从145%降到30%,其中包括20%的"芬太尼税"。美方威胁,如果在为期3个月的"缓冲期"结束后,即8月12日之前中美没达成新的协议,那么美方可能会再次对中国商品加征约34%的关税,总共达到64%的水平。

(中国对外出口规模庞大)

据悉,中美之所以没有立即达成新的经贸协议,主要原因还在美国身上,中方已经表示了诚意,在稀土出口管制等问题上开了绿灯,但美方又"虚空造牌",提出了新的苛刻条件。

据报道,贝森特证实在谈判期间向中方提到了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以及"支持俄罗斯战争"的问题,并警告上述举动将被美国征收高额关税,按照美方的说法,中方代表给出了强硬回应,表示作为一个主权国家,中方有能源需求,购买哪个国家的石油要根据中方需要。

实际上,对于美方威胁对购买俄能源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一事,中方早就表明态度,坚决反对美方的"长臂管辖"以及非法的单边制裁,并提醒美方关税战不会有任何赢家,靠胁迫施压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大量分析表明,就算美方铤而走险,对中国、印度、土耳其等购买俄油的国家加征巨额关税,最终也将反噬到美国自身,此举将导致全球油价飙升,进一步加剧美国的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特朗普政府也将面临国内外的重压,因此美方威胁的"次级制裁"无异于一把双刃剑,是典型的损人不利己,如果美方以为用虚张声势的手段,就能迫使中国像日本、欧盟那样低头让步,那显然是白日做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