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暴雪!两股冷空气接连来袭!这些地方请注意

2025-10-23 20:03  头条

多地最低气温创下立秋以来新低,新一轮冷空气还要过来。今天早晨,像广州、南宁、海口、成都、贵阳、南昌、杭州、上海、武汉、合肥这些南方城市,最低温都刷新了下半年的新低。白天会有短暂回暖,但只是暂时的喘息--冷空气还在路上,北方要再次感受到明显降温。说白了,就是早晚像换季那阵儿,冷得让人起床困难,白天又有点暖和,穿衣成了老大难问题。

往大格局看,最近中东部大范围被一个偏干偏凉的气团掌控。白天夜里多晴少雨,天空看着舒服,实际上水汽被压得紧紧的,像是被冬天的手握着不放。接下来几天,冷空气会频繁"跑动",南边北边的温度和降雨会变得分层明显:南方先是被冷得低温一会儿,随后回升;北方则会被新的冷空气再一打,整体偏冷,温度上下波动里带着明显降幅。

把时间轴拉回去说明来龙去脉。21日下午到夜里,第24号台风"风神"在冷空气的挤压下改向西南,掠过西沙群岛,往越南中部走去,强度在慢慢减弱。虽然它不直接登陆大陆,但跟冷空气凑在一块,还是给华南沿海和附近海域带来了比较强的风雨。接下来这两天(22日、23日),海南、台湾等地可能会遭遇大到暴雨,局部还有大暴雨的风险。海面上情况更要注意:东海西南部、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浙江南部沿海、福建沿海,以及南海西北和中西部海域,风有点大,持续风力可能到9级、10级,阵风能到11、12级。海上作业、出海捕鱼或者近海旅游的朋友都得把安全措施准备好。

回到地面气温具体变化。南方这几天虽然早晚偏凉,但白天会有一段回暖。江南大部分地方白天最高能回升到20℃以上,华南一些城市白天有望回到25℃上下。不过别高兴太早,这种回升像是口袋里的火柴,点一下就熄了。气象部门提示,25日到26日那股冷空气会先影响北方,带来大约4℃到6℃的降幅,个别地方能达8℃左右。北方很多地方的白天温度会维持在偏低水平。举个例子,石家庄、济南那块,照常理十月下旬白天能到18℃、19℃,但这回可能只有大约15℃上下,明显偏凉。

再说西南和青藏高原的事儿。未来10天,青藏高原和西南东部会是降雨雪活动的主要区域。中东部虽然总体受干冷气团影响,降水不多,但像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这些地方会比较阴雨连绵,高海拔地带还有可能出现小到中雪或雨夹雪。预估这些地区接下来的降水日数在4到7天之间,出门走山区要特别留心,道路会变滑,甚至可能结冰,行车和徒步都得小心。

讲清楚几个关键的节点:前一段时间干冷气团让中东部看上去挺清爽,但那只是表面。台风"风神"在靠近西沙时被冷空气"拿捏住",两者叠加就把华南沿岸的风雨放大了。台风没登陆不代表没影响,尤其跟冷空气一交手,风向、风压和降雨分布都会被改写。接着,冷空气从北往南推进,北方气温明显往下掉,南方短暂回暖后又会被下一股冷空气影响,这种拉锯让人感觉天气像在变脸。

具体日子和地点再梳理一遍:22日早晨这波低温已经到了,很多南方城市创下下半年新低。白天短暂回升没错,但别抱太大希望,25日、26日北方会迎来一股比较明显的降温,局部降幅更大。西南高海拔地区在未来十天要提防雨雪,降水会持续好几天。海上则要在21日起就注意"风神"带来的影响,尤其是22、23两天,海南和台湾近海会有强降雨和强风,相关海域风力能达到9到10级,局部阵风更强。

对普通人的影响也挺直接:出行要多想两步。南方早晚温差大,早上冷得像是秋天,白天却能有夏末的暖,穿衣最好分层,方便增减。北方朋友则要习惯白天偏低的温度,秋装可能还得继续"值班"。去川滇等高海拔旅游的,要把雨雪、路滑、航班延误的可能都考虑进去,行程安排不要太紧凑。海边工作的人、渔民和准备出海的船只,要密切关注海况预报,提前做好防风防雨的准备,别等到出事了再着急。

再强调一句台风小细节:热带系统不登陆也会有"远程效应",特别是和冷空气配合时,影响会被往沿海和近海"拉宽"。这回风神的走向偏西,但和冷空气一起作用,把华南沿海的风雨变得短时集中特别强,所以沿海居民和海上作业单位都要留神。

最后一句话提醒大家关心即时预报和出行提示,海上和山区的朋友尤其要盯紧天气信息,提前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