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高职毕业任教清华:职校不是退路

2025-10-23 15:25  头条

你能想象吗?一个高职院校出来的90后姑娘,后来居然成了清华大学的老师。这不是鸡汤,也不是励志段子,而是真实发生在咱们身边的事儿。今天就来聊聊邢小颖的故事。

说起邢小颖,印象最深的是她那股子自信劲儿。2014年,她从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没能过本科线,按理说,这世上或许有人觉得她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但是邢小颖偏不认命。别人觉得高职生没出路,她却认准自己喜欢的机械这条道,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最开始,她进了一家企业做技术员,干得很扎实。后来有机会去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做实践课老师,说心里一点没打鼓那是假的。清华学生什么水平?不吹牛的说,那是一群顶尖的孩子。刚到那会儿,有人闲言碎语:"一个高职生,也能教清华的娃?怕不是闹着玩吧?"

可邢小颖没搭理这些,她手上真有活。讲抛砂那堂课,她说:"大家可以把这个动作想成扣篮,除了有劲儿,还得又准又稳!"一听就明白,该怎么发力,怎么掌控节奏。再比如撒分型砂,"跟撒孜然一样,手法要麻利,动作要均匀。"没想到这些生活化的比喻,反而让学生一听就会。

还有3D打印、逆向扫描、虚拟仿真的新技能,她都一股脑带进课堂,学生们亲切地叫她"宝藏老师"。

其实,邢小颖的成功不光靠嘴皮子和动手能力。她自己也说:"我不是最聪明的,但我真的喜欢这门手艺。"遇到不会的,她比谁都愿意钻。熬夜查资料,琢磨图纸,反复练习。就算外面有人不看好,她也拧着一股劲儿要证明自己。据人民网2023年10月报道,她的讲课视频当时突然在网上火了,播放量破亿,网友点赞超百万--谁说高职生不能站上清华讲台?

更难得的是,邢小颖从不觉得自己特殊。她常和学生说:"职业学校不是退路,是另一条赛道。只要你手里有本事,哪里都是舞台。"咱们国内职业教育这些年越来越受重视。像她母校,现在已经升级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了。社会上也有不少企业主动招收高级技工、技能骨干,待遇一年比一年好。就连那些曾经只盯着学历的招聘启事,现在也更多看能力和经验了。

也许在有些人眼里,职校始终比不上名校。但现实是,生活从不只会顺着一条铁轨往前开。有些人天生耀眼,也有人靠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在平凡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邢小颖说得好:机会,永远留给一直在奔跑的人。她想继续在大学讲台深耕技能,把制造业的乐趣和精神传给每个学生,也希望让更多像她一样的普通孩子看到--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条出路。哪怕起点低,只要你肯努力、肯钻研,也能在属于自己的赛道上,跑出精彩的"冠军成绩"。

所以,当你下次又觉得自己"出身一般",请想想邢小颖。她一路走来,没有怨天尤人,而是用行动告诉大家:任何一种教育,都能培养出闪光的人才。只要你心里有目标,脚步不停,总有属于你的高光时刻!

这个世界,本就五光十色,不必拘泥于一种定义。为所有坚守梦想、努力奋斗的普通人点赞,为每一个敢奔跑的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