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上是中俄关系的硬骨头。俄罗斯资源多,中国市场大,互补得天衣无缝。能源贸易占大头,去年中国从俄进口石油天然气占总进口不少,帮俄罗斯绕过西方制裁。中国连续15年是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出口机械设备、消费品,进口能源矿产。2024年贸易额创纪录,2448亿美元,同比增长1.9%,中国对俄出口1155亿美元,进口1283亿美元,逆差说明中国买的多。今年一季度贸易额532亿美元,降了6.6%,可能是全球经济波动影响,但潜力还在。两国推本地货币结算,避开美元风险,人民币和卢布用得越来越多。农业合作也火,俄罗斯小麦大豆卖到中国,帮着填补粮食缺口。科技领域,两人联手搞北斗和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共享卫星数据。
能源合作是亮点中的亮点。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2019年投产,去年全线贯通,年输气380亿立方米,到2025年满负荷运行。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从俄罗斯远东直达中国东北,帮中国减煤降污,俄罗斯卖气赚钱。西线管道谈判中,穿越蒙古国的方案在谈,目标年输气500亿立方米,今年9月有消息说协议快达成了。石油管道也稳,去年通过管道输油超8000万吨。中国企业参与俄罗斯北极项目,液化天然气厂建得热火朝天。这些项目不光是管子连着,还拉动就业,建基础设施,对两国经济都是加分项。

军事合作让中俄关系更有分量。两人不搞军事同盟,但演习常态化。今年8月,日本海举行海上联合-2025演习,四艘中国舰艇参与,练了维护通道安全、对抗西太威胁。之后还联巡太平洋。9月,中国蒙古俄罗斯边境搞联合防御演习,首次三国联手,防边境威胁。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两人推反恐演习,帮稳定中亚。俄罗斯卖武器给中国,S-400防空系统、苏-35战机,早几年成交不少。现在合作升级,联合研发装备,共享情报。绍伊古说,这合作推世界多极化,不针对谁,但西方总觉得是挑战。
联合国里,中俄配合默契。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人投票一致率高,2021年前超90%,俄乌冲突后2022年降到80%,但关键议题上站一块儿。反对单边制裁,推多边主义,今年5月普京访华,两人签声明,重申联合国宪章核心。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国集团,中俄联手发声,帮发展中国家说话。伊朗核问题、朝鲜半岛,两人协调立场,避免事态升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