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签总统令,准备动真格,美国头回碰上单打独斗赢不了中国

2025-09-15 09:50  头条

眼见俄罗斯和印度正在"倒向"中方,美国前副国务卿坎贝尔明确提醒特朗普,美国单打独斗赢不了中国,必须要想办法联合盟友。那么,如今印度和俄罗斯是否真的倒向了中国?坎贝尔的话又传递出怎样的信息?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已经结束近一周,但美国总统特朗普依旧情绪激动。当地时间9月5日,他在社交媒体发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看起来,美国已经把印度和俄罗斯输给了中国。"同时还配上了中俄印领导人在峰会期间的合照。特朗普的意思很直接,就是美国在拉拢印度和俄罗斯一事上失败了,而中国成功吸引了他们。

事实上,特朗普心里不平衡也很好理解,因为他本人在过去两年中,多次花费精力拉拢莫迪和普京。今年2月他在白宫接待莫迪,8月还在阿拉斯加举行了美俄峰会,甚至为普京准备了盛大欢迎仪式。但如今,他看到莫迪和普京与中方走得更近,自然会觉得这是对自己的一种"背叛"。

不过,印度外交部很快回应说,不会评论特朗普的发言,并重申印美关系仍然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则表示,美俄关系受损严重,想要恢复需要很长时间。这些表态说明,印度和俄罗斯并没有公开宣布倒向中国,但他们都在保持一定的战略空间,不愿意被美国绑死。换句话说,特朗普感受到的"被抛弃",更多是一种心理落差。他想要印度和俄罗斯完全站在美国一边,可这两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说白了,导致这一局面的关键,其实是特朗普自己的政策所导致的。以印度为例,美国对印度持续施压,要求它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对印度商品加征高额关税,使总关税水平达到50%。这让印度感到非常不满。印度财政部长直接表示,美国的做法是殖民主义心态,印度有权决定从哪里购买能源。对印度来说,这不是突然改变方向,而是为了维护战略自主性。这也不能算是"倒向中国",本质上只是特朗普政策的副作用。

而俄罗斯的情况则更为明显,俄美关系因为乌克兰危机和能源问题早已破裂,美国制裁不断加码,恢复正常关系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俄罗斯需要新的伙伴,和中国的关系自然更加紧密,这也是地缘政治的必然结果。所以,特朗普说"他输给了中国",其实是他误判了大国之间的互动。他希望通过个人外交拉拢普京,却忽略了结构性的矛盾。俄罗斯不可能在失去西方市场和盟友的情况下,还单纯依赖美国,它更需要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合作对象。

在此背景下,美国前副国务卿坎贝尔和前国家安全委员会对华事务主任杜如松,在《纽约时报》发文称,美国单靠自身力量,已经难以与中国匹敌。中国在经济、制造业、科技和军事等多个领域的规模优势明显,美国如果不联合盟友,将无法长期保持主导地位。他们特别强调,中国在制造业上的优势巨大,生产的电动车、电池、太阳能板远超美国,在科技专利和论文数量上也超过美国,在军事上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海军。这样的对手不同于过去的德国、日本或苏联,美国必须依靠联盟才能维持竞争力。

有分析指出,坎贝尔的观点与特朗普的实际政策形成了鲜明对比。特朗普推行单边主义,以关税作为核心工具,结果却疏远了印度这样的潜在盟友。美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把印度逐渐拉近,现在却因为关税,让它与中俄走得更近。这说明特朗普的政策效果适得其反。坎贝尔提醒说,美国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最终会走向孤立,而中国会继续扩大影响力。

从这个角度看,印度和俄罗斯是否"倒向中国"并不是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美国的策略正在削弱它自身的联盟体系。印度选择维护自主,俄罗斯选择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这些都是符合其自身利益的选择。美国若不能调整政策,就会不断失去合作空间。

无论如何,中国的崛起已经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美国若不能正视这一点,只会不断陷入焦虑。坎贝尔的提醒,既是对美国政策的批评,也是对特朗普的一种警告。未来几十年,大国之间的竞争仍将继续。但有一点是清楚的,中国的发展不以美国的态度为转移。美国能否调整战略,决定了它能否在新的竞争中保持平衡。而中国只要坚持发展和合作的路线,就会在新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更为稳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