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丁女士带着女儿在酒店刚洗完澡,拿起浴巾这么一擦,好家伙,一个用过的安全套啪嗒就掉出来了!
你说膈应不膈应?简直能把人魂儿吓飞!丁女士当场就懵了,一股子恶心劲儿直冲天灵盖。
丁女士心里那个窝火啊,转头就找酒店讨说法:你们这卫生怎么搞的?脏东西都能卷在浴巾里给客人用?这不坑人吗?
可酒店经理那边呢,话也说得挺硬气,他说酒店规定得明明白白,每个客人退房后,浴巾绝对是要换新、彻底清洁的。
关键那房间里头也没摄像头啊,经理两手一摊:"这玩意儿到底是从我们浴巾里掉出来的,还是客人自己放进去的?这谁说得清?"
这话里话外,意思挺明白--我们流程没问题,这事儿,没准儿是您自导自演呢!
丁女士的丈夫曹先生一听这话,火气也上来了。他立马想到个法子:咱别吵吵,事实说话!把那安全套拿去专业机构检测,不就真相大白了?上面要是有别人的生物痕迹,那铁定是酒店的问题!
可坏就坏在这儿,等他们再想起来要找这"关键证据"时,酒店工作人员竟然已经把它当垃圾处理掉了!得,这唯一的铁证,没了。
这事闹得,丁女士心里那根刺是越扎越深,她跟酒店反复强调:"我不是图那点赔偿金!我现在最怕的是,这脏东西会不会让我染上啥病啊?万一有个艾滋、梅毒什么的,我这后半辈子怎么办?"
虽然丁女士事后火速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报告显示目前一切正常,没查出问题。但医生也说了,有些病它有潜伏期啊,现在查不出来不等于绝对安全。
丁女士这心还是悬在嗓子眼儿,她向酒店提了个要求:你们得给我写份书面保证!保证如果将来因为这安全套让我得了病,所有责任酒店都得担着!
咱说句实在话,酒店嘴上的"一客一换"规定,听着是挺美。可规定是死的,执行起来呢?万一保洁阿姨哪天忙晕了头,或者图省事偷个懒呢?谁能拍着胸脯保证每条浴巾都百分百严格执行了标准?
丁女士这事,不就是对酒店内部管理的一次公开"灵魂拷问"么?
再说酒店处理"证据"这事儿,实在让人窝火,安全套是这起纠纷的核心物证啊!甭管是酒店想自证清白,还是丁女士想讨个公道,都得靠它。
结果倒好,酒店方"手快"给清理了,这下真是死无对证。这操作,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让真相彻底蒙上了一层灰。曹先生想靠科学检测说话的合理诉求,直接给整泡汤了。
丁女士要的那份书面保证,乍一听可能有人觉得"太较真"、"没必要"。可站在她的立场上想想,这要求真不过分!她不是要钱,要的是酒店一个明确的态度,要的是万一真因这次意外染病,能有个兜底的说法。
这本质上是对未知健康风险的一份"兜底安心丸",酒店如果真对自己的卫生有底气,写这么个保证又怕啥呢?藏着掖着不敢担责,反而显得心里有鬼。
这事也给所有出门在外的朋友提了个醒儿:住酒店,真别太心大,尤其是贴身的毛巾浴巾,条件允许的话,咱还是自带最保险。
真要用酒店的,拿到手先抖一抖、仔细瞅瞅,别怕麻烦。万一真遇上丁女士这种倒霉事,第一时间,证据!证据!证据!重要的事说三遍!
手机拍照录像留证,立刻找酒店负责人现场确认,并且明确要求保留所有相关物品,必要的话立刻报警备案。别像这次,关键物证说没就没了,想维权都没地方说理去。
酒店卫生这潭水,从来就没真正清澈过,这次浴巾里的"意外",狠狠撕开了"一客一换"规定下可能存在的巨大漏洞。
在这件事上,酒店不仅没能证明自己无错,反而在关键证据处理上失了分,也寒了消费者的心。
丁女士要的不过是一个"万一"的保障,这份踏实,难道不是每位消费者都应得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