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白天小满,旱断河;晚上小满,满池塘”

2025-05-21 10:15  头条

"小满赶早,梅雨淹灶;小满赶晚,河底晒盐。"这话顺着风飘进院里,今年这节气,到底押的是旱还是涝?

老一辈人看节气从不用掐表算点。蚂蚁搬着卵往高处挪窝,连院角的狗尾巴草都比往年早半个月耷拉了脑袋。农谚说"早立夏,穿蓑衣;晚立夏,扛锄头",今年立夏踩着5月5日晌午头,日头正毒的时候。可偏偏小满接在5月21日凌晨,星子还没落尽就悄没声钻进了节气门。

这"上午小满"与"下午小满"的讲究,藏在昼夜交替的缝隙里。若是节气交接赶在日头高照的时辰,老一辈便念叨"梅子黄时雨",说是往后雨水多得能漫过门槛;若是星夜交接,则要防着"河床裂口子",连芦苇根都得旱成麻绳。今年这小满踩着子时尾巴进门,按理该是"雨多不愁"的光景,可村后那片野塘的水位三天降了半尺,塘泥裂开的口子活像渴极了的嘴。

小满节气头一候"苦菜秀",地头的苦麻菜窜得比小孩胳膊还粗。第二候"靡草死",那些见不得日头的杂草蔫得比霜打还快。待到第三候"麦秋至",麦穗沉得压弯了腰,可今年麦秆才灌浆就黄了尖--这都是地气早衰的兆头。

农谚讲"小满麦挑旗,最怕雷追脊",说的是灌浆时节最忌暴雨砸穗。可眼下天上连云丝都少见,日头毒得能把麦芒晒出火星子。有经验的庄稼汉半夜摸黑下地,指尖搓开麦壳,里头浆水稀得挂不住手。这光景倒应了另一句老话:"小满不满,麦有一险",那"险"字悬在心头,比秤砣还沉。

"上午小满梅雨多,下午小满旱断河"这话听着玄乎,日间交接的小满,阳气鼎盛压住地气,水汽蒸腾化作连绵阴雨;夜间交接的小满,地气上涌反扑天光,反倒吸干了云彩里的水分。今年这小满时辰卡在凌晨,照理该是雨顺风调,可野地里的田鼠忙着往高处打洞,连最爱湿气的蚯蚓都钻出一尺深的土--畜生比人更懂天时!

再看苦菜,往年这时节苦味正浓,今年却蔫巴巴泛着甜。老话讲"苦菜带甜,旱破屋檐",地下的苦根比天上的云更早嗅到旱气。灶屋里腌的咸菜缸比往年多备了两口,地窖四壁新糊了黄泥,这些动作虽不起眼,却比黄历上的红字更实在。

树杈上的喜鹊窝今年垒得奇高,蜻蜓贴着地皮乱飞却不沾水,连最皮实的狗尾巴草都学会了卷叶子躲日头。农谚说"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眨眼就来到",可如今这燕子蹿得比房梁还高,榆树反倒落了一地黄叶。

有人忙着给菜园子搭茅草凉棚,比塑料布透气;有人在稻田埂上种两排蓖麻,宽叶子像把伞。这些土法子看着糙,却是祖祖辈辈和老天爷讨价还价攒下的本钱。好比那句"热在三伏,冷在三九",该热的时候就得热透,该旱的时候也不能硬求雨--逆了天时,秋后算账更狠。

小满的昼夜之争尚未见分晓,庄稼人的活法却早写在每一锄头落地的深浅里。天要旱,便起早贪黑抢晨昏的露水;天要涝,就疏通沟渠未雨绸缪。农谚不是算命签,而是老祖宗画在黄土地上的生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