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底的一次朋友聚会,北京女生小玲在那儿认识了杨某,杨某自称在北京开公司,并对小玲展开了挺猛的追求。
小玲生病了他也不怕传染病硬是来照顾,说是24小时视频报备行踪,天天也都嘘寒问暖的。
小玲觉得自己碰上真心人了,所以2023年2月两人确定关系后,没多久小玲就同意让杨某退了租的房子,搬进了她自己名下的北京房子里住。
甜蜜日子也就过了几个月,2023年7月小玲偶然从杨某朋友那儿听说,杨某以前有过案底。
小玲心里犯嘀咕,就想看看杨某的手机,结果两人争执起来,杨某在抢夺手机的过程中把小玲打伤了。
小玲那会儿还觉得可能是不小心造成的,杨某道歉了还写了保证书,承诺掏医药费照顾她。
小玲当时双手受伤没法自理,看他态度还行,就同意和好了。
杨某挺会来事儿,经常买烟买酒往小玲爸妈家跑,还抢着做饭,所以就算平时有点小摩擦,小玲也想着人性本善,还是跟他一块儿住。
到了2024年4月,杨某开始频繁提领证的事儿,6月还安排拍了那种"花轿"主题的婚纱照,他要求小玲以后把这房子加上他的名字。
小玲回忆说,他还讲以后要是再买房子得写他儿子的名儿,小玲这才知道在交往前杨某已经有儿子了。
矛盾在2024年7月7号又爆发了,这次是因为小玲想做手部手术想快点好。
小玲后来解释,她受伤后一直请病假,后来工作也丢了社保断了,手术费无法医保报销,大约需要10万元,她觉得手是杨某弄伤的,他就该负责。
结果两人为手术费吵起来了,杨某又动了手,这回把小玲的髋部也打伤了,造成了髋臼盂唇损伤。
小玲至今都记得杨某动手时说的话:"残了就只能跟着我。"
这下伤得更重,站和走都疼,小玲只能靠轮椅了,生活全靠快七十岁的爸妈照顾。
第二次受伤后杨某还住那儿,小玲怕提分手他又动手,就趁杨某出门,把他东西放门口换了锁,至此之后也没有住在一起了。
到了2024年9月,小玲去北京海淀香山派出所报了警,警方也立案了,给了她一份立案告知书。
接下来快10个月,这事儿就卡在伤情鉴定上了。
先是警方委托的一家民营鉴定机构说"时间过久"不给做,后来警方停止了推进案件进展,说是杨某回复警方:"两人是情侣吵架,会和好。"
小玲实在没办法,打了好多次12345投诉也信访了,可啥进展都没有。
2025年3月,派出所回复说已经向分局提交了验伤申请让她等。
到了5月19号,小玲收到海淀分局的一份"专门程序处理告知书",上面说报警被伤害这事儿,北京盛唐司法鉴定所因为受伤时间原因拒绝伤检,而且香山派出所一直没出委托手续。
到现在小玲双手和髋部的手术都没做,就靠自己那点积蓄撑着自费治疗。
她特别无奈地说:"我想要的只是杨某能够负责我的手术费,让我可以去做手术,重新站起来,回归正常生活,同时我也希望能让施暴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记者试着打小玲提供的杨某电话,接电话的人说不是杨某也不认识杨某,杨某原来联系小玲的微信号也加不上了,显示用户不存在。
小玲还找过海淀区妇联维权部帮忙,但是结果不是很好。
小玲说:"他们表示可以组织调解,但杨某一直不同意到场,也就不了了之。"
妇联那边对记者表示涉及个人隐私不方便说。
记者又打电话到香山派出所问,接电话的民警说:"她(小玲)也有打过相关投诉电话,我们分局督查和相关部门也都对我们这个案件进行了审核,我们流程没有问题的。"
至此整体案件就仿佛陷入了一个死循环,当事人杨某甚至已经人间蒸发,而小玲似乎只能默默吞下自己爱情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