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哈佛大学实施"禁招国际学生"重压政策的第二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补上一刀,而这一次,他选择动用的是"嘲讽"和"羞辱"。在23日的记者会上,当被问及为什么要打压哈佛、限制全球人才赴美求学时,特朗普没有提供任何理性解释,却冷笑着抛出一句:"很多学生连2+2都不会算,却能进哈佛。"一句毫无逻辑的指控,瞬间点燃舆论场。
这不是即兴之语,而是特朗普对哈佛进行系统性报复行动的一部分。从冻结数十亿美元联邦拨款、威胁取消免税地位、勒令公开外国学生背景,到最终直接吊销哈佛大学的"学生与交流访问学者项目"(SEVP)资质,白宫这一整套连环操作,不再遮掩其政治动机,而是明目张胆地展示出对高等教育、尤其是对不愿臣服的高校进行"整肃"的决心。
而这句"连2+2都不会算"的侮辱性言论,不仅毫无根据,更暴露出特朗普式"反智主义"的一贯逻辑,他并不关心学生是否优秀,也不在乎他们是否是全球最顶尖的科研力量,他只在乎这些学生是否"听话"、是否"政治正确"、是否"对美国核心利益无威胁"。
据美国《野兽日报》披露,特朗普所谓的"数学差到爆"指控,源自哈佛大学开设的一门面向部分基础薄弱新生的入门数学课程。这种课程在全球所有一流大学中都十分常见,是帮助部分文科背景学生跨学科发展的基础性教学安排。然而在特朗普眼中,这成了攻击哈佛的"证据"。在他的话语体系中,任何体现包容性、多样性、学术自由的做法,都会被异化为"弱智"、"混乱"甚至"反美"。他将全球顶尖高校的教学体系粗暴扭曲为"庇护无能学生的左派庙会",可谓赤裸裸的政治操弄。
特朗普为何如此执意对哈佛"下狠手"?背后隐藏着三重意图:一是打击政治异见,二是借反智动员激化保守派情绪,三是以敌意引流巩固选民基本盘。自2024年特朗普连任以来,其第二任期几乎所有重拳政策都在向"整顿知识分子"方向推进:不只哈佛,多所高校也已接到"审核通知",联邦拨款开始被有选择性冻结,甚至有大学被要求配合提交"中国背景学生数据"和"极端主义思想调查表"。哈佛,只是敢于公开抗争的第一块"试刀石"。
哈佛大学方面迅速提起联邦诉讼,指控特朗普政府"违宪滥权""实施政治报复"。哈佛校长艾伦·M·加伯发表措辞强硬的公开信,直言政府此举将严重损害美国高教体系的国际信誉和吸引力,摧毁数千名学生的求学梦想,并动摇美国全球科技领导力的根基。加伯表示:"这是我们作为一个学术机构、也是作为一个国家,不能接受的。"他同时承诺将为每一位受影响的国际学生提供法律、签证与学业协助,并誓言"哈佛绝不会屈服于政治勒索"。
特朗普的言论与政策也遭到了广泛批评。众多教授、教育工作者、记者和社交平台用户指责总统言辞"可耻""无知""种族歧视"。一位网友直言:"你是否意识到,大量哈佛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实验室的研究工作,恰恰就是这些你嘲笑的国际学生在推动?"另一位美国教师愤怒发帖称:"我教过的国际学生远比本土学生更勤奋、更聪明。他们进不了哈佛,不是因为不够格,而是因为被政治驱赶。"
根据哈佛官方数据,截至2023年秋季,该校国际学生占比超过27%,研究生层面占比更高,且来自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中国学生长期稳居首位,仅研究生院就超过900人。哈佛商学院、肯尼迪学院、设计学院等顶尖研究项目中,大量核心研究人员都是来自中国、印度、德国等非美国家。这些人才不仅是哈佛科研水平的支撑力量,也是美国科技创新的有机组成部分。
特朗普政府的这番操作,已经不仅仅是对哈佛的羞辱,更是对整个美国大学体系的背刺。当白宫公然羞辱全球学生的数学能力、质疑他们的存在合法性、试图通过签证与资金手段迫使高校表忠时,美国大学赖以生存的自由精神、开放架构与国际影响力,也将一步步坍塌。正如哈佛律师在法庭所言:"一个拒绝拥抱全球人才的国家,也就拒绝了自己的未来。"
此事影响还在迅速外溢。《纽约时报》报道称,加州联邦法官已发出全国性禁令,暂缓相关政策生效,确保所有SEVP认证高校的国际学生在审理期间合法身份不被终止。这意味着,特朗普的极端政策或将遭遇司法系统的系统性阻击。美国教育界、法学界与国际学术机构正在迅速集结,形成对抗"特朗普政治审查大学运动"的统一战线。
但无论政策最终是否撤销,特朗普已经精准地释放出了一个信号:在他主导下的美国,知识可以被审查,学术可以被定罪,大学可以被当成政治敌人处理。在这样的美国,哈佛只是"第一批中枪者"。真正的问题是下一个是谁?斯坦福?麻省理工?耶鲁?还是所有不愿屈服于特朗普意志的教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