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总理是如何对华摊牌的?北京接到电话,王毅提出2个要求

2025-05-21 11:24  网易

"战略去风险"还是"政治秀肌肉"?德国新总理默茨刚上任就向中国发难,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算盘?面对中方的两大核心诉求,柏林又为何一边承诺"一个中国",一边执意推行"去风险"?这场大国博弈的棋局,德国能否扛住内外压力?


一、默茨对华亮剑:从"务实合作"到"制度对立"

近期,德国新任总理默茨在联邦议院发表首次施政演讲,以"战略去风险"为名,将矛头直指中国。他声称要减少对华"单方面依赖",甚至将中德关系定义为"系统性竞争时代下的制度性对立"。这番表态与其竞选期间对王毅外长承诺的"推动德中合作"形成鲜明对比,被德媒讥讽为"拜登的德语复读机"--既套用美国"去风险"话术,又暗合欧盟对华"制度对手"定位。

更耐人寻味的是,就在默茨上任一周前,中国领导人刚向其发去贺电,强调"深化战略伙伴关系"。然而,默茨不仅未释放善意,反而在演讲中要求中国"为结束俄乌冲突担责",试图将中德关系与地缘政治捆绑。这种"刚收礼就翻脸"的操作,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二、强硬背后的三重逻辑:政治站队、经济焦虑与"美国情结"

默茨的转向绝非偶然,其背后是复杂的政治经济博弈:

1. 政治算计:巩固权力与迎合选民

作为基民盟领袖,默茨需平衡联合政府内社民党、绿党的立场。通过渲染"中国制度威胁",他既能巩固保守派支持,又能转移民众对德国经济衰退(2024年GDP连续两年负增长)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