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这道行政令,美方对印"次级关税"将在三周内生效,届时印度对美出口关税翻番至50%,该国将和巴西同列对美关税税负最重国,堪称特朗普加加大关税棒下的两个最大苦主。但吊诡的是,对这两个关税施压,实际上都无关美印或美巴贸易平衡,巴西对美国甚至多年保持逆差。这也再证"关税解放日"行动以来,特朗普将关税作为对外政策干预工具的政治化操弄态势。对巴西,特朗普加码四成关税,是为了"捞人",也就是要搭救已被裁定家中软禁、面临政变指控的前总统博索纳罗。而对印度,则是要强势干预印俄贸易。但美方把关税棒耍成政治干预工具,不可避免会冲击双边关系,甚至遭遇地缘政治的反弹反噬。《纽约时报》今天就刊文警告,特朗普向印度关税"宣战",意味着所谓"遏制中国同盟"面临破局,更有时事观察家担忧,一旦美印关系出现变数,今年秋天预定在印度召开的美日印澳四方峰会,将面临重大不确定性,特朗普很可能会取消印度行程。
直新闻:那么在您看来,中美关税谈判又面临怎样的前景?
特约评论员 管姚:我注意到,特朗普周二在接受CNBC电视台采访时,也被记者问到这一焦点话题,他对此给出了乐观回应,称美中两国已接近达成"一项好协议",他的原话是"a good deal"。特朗普在访问中,直接将协议与访华议程挂钩,声称没达成协议就不会访华,但相信会在年内成行,他同时强调,与中方关系很好。鉴于此前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在欧洲三地三轮多日的密集会谈,在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的指引推动下,中美延续谈判势能,最终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安排,应该是大有希望的。
特别要强调,在美国"对等关税"落地实施之际,美国两个主要贸易伙伴国,即中国与墨西哥,与美方的关税谈判都获得了豁免延期,而中国,尤其成为独一份存在。特朗普加加大号关税棒,几乎是"大杀四方",日本、韩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都无奈选择向美方低头,但恰恰是中国,始终是那个坚守国家立场与原则底线毫不动摇的那一个,每个中国人对这10个字都烂熟于心: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华尔街交易员甚至叫响了一个特别语汇,TACO,即特朗普总是先认怂,而美方在关税博弈中罕见的姿态调整与退缩,正是发生在对华博弈中。
因此,哈佛大学教授福尔曼就特别撰文指出,在美国所有关税谈判对象中,中国是最大例外,原话是"the big exception"。中国未作任何实质让步,就令特朗普放弃了部分关税行动。福尔曼认为,和别国相比,中国对美拥有最强杠杆:一方面,中国拥有庞大制造业。另一方面,中方稀土供应,是很多美国企业的"刚需品"。在我看来,最耐人寻味的观察,来自英国《金融时报》副主编爱德华·卢斯,他的最新专栏分析用了这个标题:Trump is the gift that keeps giving to China,特朗普就是那个不断向中方馈赠的礼物。卢斯分析,特朗普对外滥挥关税棒及其政策取向,正在亚太周边动摇美国构筑的所谓同盟体系。当菲律宾总统马科斯在白宫无端"投诉"所谓海洋议题,特朗普回应和中国关系很好,他不介意菲方与中国搞好关系。卢斯认为,特朗普的最新选项,对中方至少有两个明显利好:其一,裁撤美国国务院下属的美国国际开发署,等于在"全球南方"国家,尤其是非洲及拉美的最贫穷国家中,放弃对华竞争,让出影响力;其二,特朗普选择原油大开采,等于在新能源产业竞争中,拱手让中方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