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被救的孩子们,现在过得怎么样了?(2)

2025-05-12 15:59  潇湘晨报

这些新的身份也给她带来了新的挑战,"未来,我还将奔走在助残扶残的路上,用自己的'光'照亮更多残障人士前行的路。"

从受助者到守护者

她叫杨琳,汶川地震发生时她所在的教学楼瞬间坍塌,年仅14岁的她拼尽全力将两名同学推到安全地带,但自己骨盆、下巴、腿等多处受伤,后被转移到浙江省人民医院救治,医院的医护人员帮她走出阴影。

那时起,"医护梦"就在她心里扎了根,杨琳大学专业选择了护理,面临毕业实习她首先想到了曾救治过自己的医院--浙江省人民医院,如今她是康复科的骨干护士。

杨琳说从自己做康复到帮助病人做康复,角色上的转变更能感同身受,未来还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

"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我都深有体会,因为自己被光照亮过,所以希望成为别人的一束光。"

她叫朱宇,17年前,5岁的她被倒塌的房屋砸中‍,医生冒着余震的风险,在晃动的无影灯下为她进行开颅手术和左腿截肢。

苏醒后,小朱宇依旧用微笑感染大家‍‍‍‍‍‍‍‍‍,被大家称作"重伤天使",后来,学医成为她的目标。

2021年,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她毅然选择复读。

次年,她如愿被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今年已经大三的她谈及未来职业规划,她说"身体的缺陷从未限制我的梦想,反而让我更懂得健康的意义,我从小到大受到无数人的关爱,我要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他叫张自立,17年前汶川地震时,6岁的他刚读一年级。当时家里的房屋倒塌,解放军和消防员帮助他们搭起帐篷,解决了生活急需。

张自立说"一名解放军叔叔过来,陪我玩、教我唱歌,一直告诉我--不要怕,我们来了。"

这句话给张自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大后他选择在汶川县森林消防大队成为一名消防员,在森林火场,与火魔决斗。2022年泸定地震发生后,他与战友一起赶赴灾区,将搜救出的婴儿呵护在怀中的一幕感动无数网友,他也因此被称为"汶川哥哥"。

张自立说:"6岁时在汶川特大地震中被解放军和消防员救过,我想接力好这一棒。"

今年23岁的张自立,一直很热爱这份使命般的工作。

"我只有在日常不断提升体能与技能,才能在需要我的时候挺身而出。"

2008年5月14日,15人组成的空降兵小分队临危受命,在没有地面指挥引导、没有地面标识、没有气象资料的情况下,从近5000米的高空跳向汶川震区,打开空中救援通道。

地震中被救助的12岁少年程强将这一幕深深印刻在心里,他用稚嫩的双臂高高举起"长大我当空降兵"的横幅。

他回忆,在自己最绝望的时候空降兵来了,"当时心里就埋下了当兵的种子"。

后来,程强参军入伍,来到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如愿成为一名空降兵,还走上阅兵场。在去年第十五届中国航展上,身为空降兵军"模范空降兵连"排长的他来到现场。

今年是程强成为空降兵的第13年,他对自己的选择始终坚定。

"作为一名军人,尤其是空降兵,在面对严峻挑战时义无反顾冲上去。"

十七年过去了,曾经撕裂的土地,今已平复。曾经受伤的人们,迈向新生。今天,我们缅怀逝去的同胞,也铭记危急时刻的生死救援,灾难面前的守望相助。

此刻,一起致敬重生,祝福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