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菲律宾政坛本该松一口气。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弹劾案被参议院否决,程序就此终结。
可就在大家以为风波告一段落时,副总统办公室对媒体追问保持沉默。但公开记录显示,她仍在国内活动,该回应的发言人未即时答复,原本承诺的"发布会前说明"被推迟。
面对记者追问,副总统办公室发言人卡斯特洛仅表示"需等待她的最终回应"。但民众和反对派紧盯这一刻。尽管副总统未公开现身,其行程表显示她正处理日常公务。
投票当天,她选择冷处理
8月6日早上,副总统办公室发言人卡斯特洛面对媒体时还拍胸脯保证,会在发布会前公布莎拉的行踪。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到了下午,媒体围着他追问,结果只换来一句:"我们还没收到她的回复。"
这天对莎拉来说意义重大。参议院以19票赞成、4票反对、1票弃权,把弹劾案彻底封存,她算是挺过了一劫。但她并未举行胜利宣言或发布会。
正常情况,副总统应该站出来说话。不管是感谢支持,谴责指控,还是回应外界质疑,而她仅通过声明表示"尊重最高法院的宪法裁决"。
此前在最高法院7月25日裁定弹劾违宪后,她已公开表态,此次冷处理被视为降低事件热度。
离境传闻缺乏依据
从目前能掌握的信息看,莎拉近期并无出国记录。菲律宾主流媒体核查显示,她投票日前在达沃市出席活动,投票后返回马尼拉处理公务。
彭博社曾推测她"可能暂避海外",但菲总统府及移民局均未确认此类消息。
这一谨慎态度事出有因。3月11日,她父亲老杜特尔特从香港回国,在马尼拉机场直接被捕,目前仍羁押于荷兰海牙。此事对杜特尔特家族构成警示。
不同于父亲的强硬姿态,莎拉更倾向务实策略,在司法争议中保持低调,避免激化矛盾。
今年7月她曾访问科威特出席劳工论坛,但8月弹劾关键期所有行程均在国内。其团队对行踪的模糊回应,被解读为有意减少媒体聚焦。
弹劾结束,政治博弈未止
表面上看,弹劾案算是过去了。最高法院在7月25日以全体法官一致意见裁定众议院违反宪法,直接判无效。参议院也在8月6日迅速响应,依法驳回程序。
但事情真就这么结束了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8月4日,众议院虽递交动议要求最高法院重新审查裁决,但因最高法院裁决具有终局性且众议院2026年2月前不得再提弹劾,法律威胁已实质性解除。
莎拉真正的挑战转向舆论战场。反对派持续炒作其任内争议:动用公款、操控劳工资源等指控虽未被司法认定,但持续影响民调。她的低调,恰恰是为了避免给对手提供新弹药。
2028棋局,她仍是头号玩家
莎拉虽在风波中选择低调,但她在2028年总统选举的排名依然稳坐第一。据菲律宾独立民调机构PUBLiCUS 2025年3月数据,其支持率达59%,远超其他潜在对手。
马科斯阵营的罗穆阿尔德斯支持率仅5%,难以构成威胁。
虽然中期选举中杜特尔特阵营在参议院24席中斩获5席,但家族根基未损:老杜特尔特在狱中仍以79.3%得票率第八次当选达沃市长,弟弟塞巴斯蒂安任副市长,妹妹维罗妮卡执掌达沃市众议院席位。
更关键的是,她正巩固基层基本盘。其力推的乡镇医院建设计划及大米关税改革直接惠及低收入群体,民调显示其政策满意度达71%。
她减少政治曝光,但深耕政策与地方网络。待司法阴云散尽,2028年的舞台仍是她的主场。
总结
莎拉·杜特尔特这次"策略性低调",既是以退为进的防守,又是无声的进攻。她没选硬碰硬,也没任人摆布。她清楚现在不是出头的时候,留得青山在,才有2028的机会。
她将战场从国会转向民间,从弹劾攻防转向民生答卷。待时机成熟,她必将强势回归。到时候,是东山再起,还是彻底转型,就看这段沉默期,她怎么撑、怎么转、怎么打这局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