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这也是对西方援乌的回应,近期美国等国家仍在向乌克兰提供 "海马斯" 等武器装备,打击弹药生产车间和运输设施,能直接降低西方援助的实际效能。再者,在和平调解议论渐起时展现强硬姿态,能让俄方在未来可能的谈判中掌握更多主动权,毕竟战场上的优势往往能转化为谈判桌上的筹码。
有人认为, "打击基础设施就是打后勤,这是很直接的战术选择",也有人担忧平民处境 "冬天断电太煎熬,普通老百姓最受罪"。有的网友感叹 "刚盼着有调解消息,俄军就动真格了,看来和平真的远",还有人点出关键 "两边都没松口的意思,光靠外部斡旋没用"。
俄军的打击既是战术行动,也是战略表态。一方面,通过精准打击军事相关设施,避免了无差别攻击带来的国际舆论压力,同时精准削弱乌军战力;另一方面,佩斯科夫的表态与军事行动相呼应,说明俄方对当前战场态势有自己的判断,不认为到了需要妥协的阶段。
冬季历来是俄乌冲突的 "关键窗口期",能源成为战场博弈的重要武器,俄军此时强化打击,也是想借助冬季优势打破僵局。但这种打法也存在局限,虽然能削弱乌军战力,却难以彻底摧毁其抵抗意志,反而可能加剧双方的对立情绪,让和平调解的门槛更高。
这场新的打击行动,再次印证了乌克兰冲突的复杂性。俄军的强势出击、乌军的顽强抵抗、外部势力的持续介入,多重因素交织让和平变得遥不可及。佩斯科夫 "谈调解为时过早" 的话,或许正是当前局势最真实的写照。这也提醒人们:冲突的解决从来不是靠单一军事行动就能实现,唯有找到兼顾各方核心关切的路径,才能让和平真正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