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从战场需求来看,交通和能源设施是乌军维持作战能力的 "生命线"-- 能源保障军事装备运转,交通线则负责运送弹药和兵力,打击这些目标能直接削弱乌军的持续作战能力,尤其是在冬季来临之际,能源设施受损还会加剧乌克兰民众的生活压力,间接影响其战争支撑力。
更关键的是,这场打击发生在国际社会对和平调解议论升温的节点。此前特朗普团队曾透露在酝酿俄乌和平方案,外界一度期待有新的斡旋动作,但俄军的强势出击和佩斯科夫的表态,显然是在释放明确信号:当前阶段不会轻易妥协。

而乌克兰方面的处境也颇为棘手,面对俄军打击,乌空军虽奋力拦截,在 11 月 27 日至 28 日的新一轮袭击中拦下 79 枚导弹和 35 架无人机,但仍未能避免损失。据乌克兰能源部长加卢先科透露,这已是今年内第 11 轮大规模能源设施袭击,乌国家电力公司不得不实施紧急停电,利沃夫州和沃伦州超过 70 万户家庭断电,多地还出现人员受伤情况。
俄军此时密集打击的原因,本质上是战场主动权的争夺与战略意志的展现。首先,通过打击能源和交通设施,能精准削弱乌军后勤补给,为俄军接下来的战场行动创造有利条件,尤其是在冬季作战环境下,能源短缺对乌军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