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汉:佩通坦下台后,那个家族传奇可能再无续集了

2025-08-30 13:00  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岳汉】

泰国女总理佩通坦,下台了。

我们跟着泰国人民,又见证了一次历史。一种在过去20年中反复上演,看得大家都已经麻木的,鬼打墙一般的历史。

在泰国,大多数人内心已然毫无波动。毕竟见得多了,便也容易猜得到了。

佩通坦政府的下台,早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泰国人民情绪十分稳定,输家没有多么悲愤,赢家也谈不上多么喜悦。

泰国宪法法院裁定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钦那瓦有罪后,佩通坦在政府大楼举行新闻发布会。

外人看起来,或许荒诞,而荒诞的背后,又隐藏着更大的荒诞。泰国历史难以挣脱的宿命,又一次写进命格的轮回。

只是,这一次,没有续集了。

佩通坦:苦日子,还在后头

佩通坦下台的直接原因,大家应该多少有所耳闻--那就是"通话门事件"。

当时,泰柬两国爆发冲突,佩通坦政府拼命息事宁人,但是泰国军方控制边境,不断拱火,眼瞅着两国就要打起来。

为了让柬埔寨冷静,佩通坦与洪森打电话,说了些"叔不要上了军方的当,军方是咱们死对头,您有啥要求我来替您安排"之类的体己话,结果被洪森反手卖了。

正值两国交兵,民心求战,佩通坦这种低三下四的套近乎,激怒了群情激奋的泰国民众反对佩通坦的参议员,向宪法法院控告佩通坦叛国违宪。佩通坦的辩护是:那些话,只是我与洪森谈判时的忽悠套路。

当然,辩解没用。

泰国宪法法院的判决书,堪称一片对佩通坦杀人诛心的道德训诫,里头用了大量篇幅去训导年轻的总理,什么叫"总理应当达到的道德标准",什么叫"诚实不欺",什么叫"以国为本",像是教导主任教训小学生一样,从头到尾骂了个透。最后,判定佩通坦在通话门中"未能达到泰国宪法对总理的道德要求",因此将佩通坦彻底解职,整个泰国内阁也一并归西。

军事冲突升级后的柬埔寨泰国边境

泰国宪法法院实际上整了一个大活,在未能证明佩通坦贪赃枉法、作奸犯科、卖国求荣的情况下,单纯以"不道德"为由,开除了一个国家的总理。

其实,佩通坦的下台,真的是因为不道德么?

佩通坦治国能力确实有问题,危机处理的经验也很不足,但唯独在通话门事件中说的那些真心话,没有一句是谎言,都是掏心窝子的大实话--泰国军方确实是为泰党政府的死敌,军队确实不听政府调度,在泰柬冲突爆发的最后关头,泰国军方确实不断拱火,让佩通坦和谈的努力成了一个笑话。

假如,佩通坦政府有足够的战略自主权,能够有效调动军队,那么后来的泰柬之战其实根本打不起来,死在炮击和轰炸之下的两国百姓,冒着炮火倒在山林中的两国士兵,其实都可以不用死。

宪法法院用这么长的篇幅教导总理什么叫"诚实",偏偏在这一切当中,唯有佩通坦在电话里向洪森讲的东西,才是整件事当中唯一的真实。

然而,说你不道德,你就是不道德。因为这几句实话,佩通坦被本国的宪法法院以"不道德"的名义,押上了政治生涯的风波亭。

如今,等待佩通坦的,恐怕是相当不妙的未来。

首先不用说,以后肯定要从政坛彻底退圈了,佩通坦不是自己辞职的,而是被宪法法院开除的,此生都再无可能重返政坛。

佩通坦在被泰国宪法法院解职后离开政府大楼时挥手致意。

而且,丢了工作不算完,佩通坦还因为"通话门"事件而面临着很多刑事指控和追责,任内推出的一些政策,也会成为被司法追究的由头。就和当年姑姑英拉一样,赶下台不算,还得把你弄到吃牢饭才算功德圆满。而这也将成为一项牵制他信的政治筹码--女儿成了人质,他信岂敢造次。

佩通坦从像素级别,完成了对英拉的颗粒度对齐。不久的将来,等待她的,或许又是一场流亡吧。

为泰党:分崩离析,近在眼前

说完了佩通坦,我们来说为泰党。

总理倒台,"内阁"也随之倒台,整个泰国政治陷入彻底停摆,因此当务之急,是再选一个总理出来。而这,又将是一个非常艰难而漫长的过程。

你这个党,要推谁?别的党,会不会来支持你推的这个人?要不你再换一个?或者干脆放弃这个没前途的烂党,咱们再去支持另一个政党推的人?

多党林立的议会制,在缺乏强势政党时,必然会陷入永无止尽的合纵连横。从原则上讲,佩通坦下台了,为泰党暂时还是执政党,应该是由为泰党提出一个替代人选。问题是,为泰党的预备队里就剩一个老人家猜卡森,这位大爷年岁大了,身体不好,而且自己身上也背着一些当年的黑历史,真上台了也坐不稳。

最本质的问题是:为泰党已经没有一言九鼎优势,合纵连横的本钱了。

选新总理,必须有50个议员发起,得到国会全员半数同意。而为泰党本来席位就不多,靠和各个保守派政党的结盟,才勉强把佩通坦扶上了总理宝座,而现在为泰党已经和主要合作伙伴--泰自豪党--彻底决裂,这么一来,票数就更凑不够了。

为泰党的解决方案是,再吸收一些更小型的新政党,填补自豪党出走之后的空白。然而这些"小政党",都是一些什么人呢?一言以蔽之,他们绝大多数都是当初为巴育上将干活的政客,军方坐大,他们加入军方;他信归来,他们投奔他信;如今他信不成了,你又怎么能指望这些毫无道德操守的人能不离不弃?

他信与他的支持者

因此,以为泰党为核心的执政联盟,实际上已经没戏了,不但总理要换,执政党也要换。呼声最高,实力最强的阿努廷,此前一直宣称"没有计划当总理",现在已经不装了,说是自己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支持,准备主导重组政府。意思是,他信临时招来救场的小兄弟,有一些已经被阿努廷收购了。

泰国政治(乃至大多数东南亚议会政治)都是如此,没有稳固的政党,没有一贯的理念,就是一帮投机倒把的议员政客,反复在不同的派系和政党之间来回跳槽,朝秦暮楚,待价而沽。

为泰党,如今已经是风雨飘摇,没有能力招兵买马,甚至无法保障自身党员不会流失跳槽。最终最有可能的结果,是为泰党被踢出局,然后逐渐走向分崩离析,议员逐渐被其他政党吸收。曾经无比辉煌,逢选必胜的为泰党,最终的结局也不过是流水落花春去也,潇潇一梦了无痕。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泰国国会将上演一场"鱿鱼游戏"式的乱战,各个党派都会推出自己的总理人选,并且拼命收买对手麾下的议员,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最后,脱颖而出的新总理,也注定不是什么一呼百应的天选之子,而是一个通过大量的幕后交易勉强凑够票数的"政治包工头";不是一个一言九鼎的国家领袖,而是一个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的猪肉分割"主理人"。

这,才是泰国政党政治,原本的出厂设置。

至于这种体系,在危机四伏的全球变局中能够起到多少作用,只能听天由命了。乐意不乐意,都只有这一套了,凑合着用吧。

他信:神龟虽寿,终有一死

佩通坦下台之后,很多人来问:对他信会有什么影响?其实这句话问反了,佩通坦的下台不是他信式微的原因,而是结果。

他信,早已不复当年,早在佩通坦下台之前,他就已经不行了。他闺女并没有把他拖下水,归根到底,他闺女的下岗,就是被他给连累的。

他信,当年很强,犹如一个横空出世的神话。在他出现之前,泰国的政治,是一个死气沉沉的元老院,是一个既没有强大的领导核心,也不代表广大人民利益,也不对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开放门户的的"权贵政治"。

这种政治体系,以军方的枪杆子为基本保障,以君主的神圣权威作为合法性来源,将一切认可这一统治逻辑的政客与富豪全部裹挟其中,形成一套心照不宣的游戏规则:

金主资助政客,政客收买小政客,组成政党参选,并在获得公职之后将国家拨款回馈给自己的金主,以及收集选票的地方豪强。权力集中于一个狭窄的阶层,国家资源越来越集中于几个富可敌国的财阀和家族,以及他们所在的行业与城市。

贫富分化,地域分化愈演愈烈,然而没有人能改变这一切,每一个上台竞选的政客和议员,都是一路货色。老百姓也习以为常,不再寄希望于一张选票改变什么,只要能换一瓶酒,村长大哥叫我投谁,我就投谁。

对内松垮,对外封闭,没有谁真正说的算,但是却能够将隐患,清理出局。

他信,第一个打破了固有的游戏规则。

他绕过错综复杂的游戏规则,直接发动群众,用真金白银的国家拨款来赎买民众的忠诚,用国库财力为最贫困的农民提供贷款,提供免费医疗,将过于集中在曼谷的发展建设资金,分散到偏远的省份和乡村。

2025年8月22日,泰国曼谷,泰国前总理他信·西那瓦的支持者(红衫军)在曼谷刑事法庭外等待他信诽谤王室案的裁决。

获得政权之后,他信还将国家财力投入到自己家族主导的新兴产业之中,自家赚得盆满钵满之余,也让泰国经济大受裨益。有钱了就能收买更多的人马,建立起更强大的政党,推行更多的惠民政策,得到人民更牢固的支持。

这一套玩法,他信行云流水,对当时的泰国政坛造成了降维打击,玩选票没人玩得过他。而他也确实有本事,几年内就带领泰国从金融危机的废墟中复苏,泰国经济欣欣向荣,百姓也得到了国家真正的照料。

但是,他信膨胀了。他开始醉心于自己神话般的奇迹,并且不再掩饰自己想要做一个架空君主的实权宰相九千岁的目标。最终,那个由军人、君主、政客所构成的体系,用最直接的方式,将他清除出局。

此后十几年,他信凭借自己的神奇套路,一次次卷土重来;又一次次被那个掌握了枪杆子的体系,打翻在地。

终于有一天,这个游戏玩不下去了。

漫长的巴育军政府统治之后,泰国出现了比他信更激进的政治力量,鼓吹变革泰国君主制度,瓦解军方权威,将泰国变成一个更为彻底的现代国家。他信遇到了比自己的套路更为激进的玩家,青年民众开始弃他而去。

2023年的大选,他信输得非常狼狈。

他第一次在选票上被另一个新生政党击败,最终被迫与自己曾经的对手--旧制度的玩家合作,一同消灭了新兴的激进力量,才勉强让自己的女儿当上了一个东拼西凑的执政同盟里,实权微弱的跛脚总理。

此后两年中,为泰党的神奇力量失效了,佩通坦政府再也没有能重现他信当年的奇迹。

中文互联网上,充斥着对佩通坦的溢美之词。而实际上,在短暂的,缺乏实权的,外部经济条件极为糟糕的两年中,佩通坦几乎什么也没有做成。向民众发钱的承诺,只兑现了一部分;经济增长停滞,泰国本土制造业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想要推赌场,没推成;给中国游客各种优惠,结果一个王星,中国游客彻底不来了。

中国演员王星在泰国被绑架引发的舆情重创了泰国大力发展的对华旅游业

佩通坦政府,以及他信,都失去了方向,开始病急乱投医。

他信认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自己没有足够的行动自由,没有足够的权威。因此他居然开始主动出击,进一步在保守主义阵营中扩大自己的地盘,并毫无意外地招致了保守派权贵们的严厉反击。

在泰国人民的眼中,他信不再是一个变革者。而是一个背叛了民众,转而加入权贵体系的叛变者。而佩通坦,只是他并不太能干的一只白手套。

廉颇老矣的现实,治国理念的落后,民众支持的消退--以及难以置信的坏运气(贸易战、中国游客消失)--这一切,终于成为压倒他信的雪崩。

他信要挣扎,就注定要触犯权贵的地盘,权贵体系震怒于一个请来管事的小掌柜竟然妄想全资控股,因此更坚定地认清了--"他信不是池中物,此子断不可留"。

运来天地同助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当命运的女神远离他信而去,他终究再也找不到那条道路,重返荣耀的黄金岁月。而他信的溃败,第一个牺牲者,不是他前台的女儿,又能是谁呢?

泰国,自有国情在此,这个国家的预设模式,是一个低效松散,但是封闭稳固的统治体系。我们雾里看花,往往看不出他信溃败的原因,不是一场偶然,不是一通电话,而是他信个人命运与这个国家特质交汇必然的结局。

但是,这种"合理性"背后,也隐藏着更宏大,根本性的荒诞。

泰国,凭什么只能这样?

从来如此,便对吗?

老百姓想要一个能干的人,一个自己看上的人当总理,就这么难吗?

他信,曾经挑战这个体系,但是失败了。最终他选择"打不过就加入"这个体系,却最终还是失败了。他无法控制这个体系,便只能被体系本身所消化。

未来的泰国,将会回到自己的出厂设置,在一群贪婪的、恭顺的、左右横跳的权贵王侯们的手中,上演着永无止尽的空耗与蹉跎。

他信、佩通坦、英拉--我们所熟悉的那个神奇的家族,终将退出泰国的历史舞台。如同一道划破长空的彗星,短暂地照亮古老王国沉寂的暗夜,最终隐没在苍茫大地之上。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