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齐倩】
据路透社和法新社报道,10月29日,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梅赛德斯-奔驰公布第三季度业绩。
生意不易,奔驰叹气。当前,奔驰在中美两大市场的日子不好过:在中国,中国车企迅速崛起,竞争日益激烈;在美国,消费者正勒紧腰带,减少支出。
对此,奔驰首席执政官康松林(Ola Källenius)表示,面对在全球汽车市场激烈竞争,奔驰必须具备"兽性",只有像"动物"一样适应才能生存和蓬勃发展。
"能够适应的动物,才能在进化中生存和繁荣,"康松林当天向投资者表示,"我们正在引导公司应对充满挑战的商业环境",同时指出特朗普关税政策、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以及电动汽车转型是主要挑战。
报道称,根据奔驰最新报告,其核心汽车业务的利润率超出预期,高端车型销售增长帮助抵消了裁员相关的非经常性费用以及中国市场销售下滑的影响。第三季度,奔驰汽车部门的销售回报率为4.8%,高于去年同期的4.7%,并超过平均预期的3.9%。
这一表现得益于高端车型销量增长10%,而自由现金流约为16亿美元,促使公司恢复股票回购计划。受此消息影响,公司股价创七个月新高。
不过,报告显示,该公司第三季度欧洲销量略有增长,但在华销量同比下滑27%,美国市场销量下跌17%。这一数据证明奔驰在最重要市场面临的艰巨挑战:中国本地车企正展开激烈竞争,而特朗普政府大幅提高进口关税也对其构成压力。
奔驰在报告中称,中国高端和豪华细分市场形势依然紧张,外国制造商报告单位销量显著下降。
"短期内,中国市场的超高竞争短期内不会消失,"康松林认为该公司在中国市场面临着"长年挑战",但同时表示,公司会专注于将成本结构转移至中国,未来还将推出技术功能以吸引客户。

梅赛德斯-奔驰CEO康林松 奔驰官网
今年8月,康林松接受采访时表示,奔驰正同时经历着暴雨、冰雹、风暴和降雪。他将三个主要影响因素归结为:美国关税的冲击、在华业务的竞争,以及电动化转型长于预期的考验。
其中,康林松将中国市场比作达尔文式的竞争。他强调,"中国市场上有超过100家汽车制造商相互竞争。而奔驰非常看重的高端汽车市场,近年来的购买意愿也非常低迷。所有的因素都导致巨大的竞争压力。在中国,这被称为'内卷化'。"
"摆脱这种局面的唯一出路就是整合,这个过程中将消耗大量现金与企业价值,甚至影响到金字塔尖的公司,我们将看到服务提供商格局的彻底变革,只是很难预测需要多久。"康林松补充道。
9月9日,2025年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 2025,简称"慕尼黑车展")举行。开幕前夕,已有业内机构形容,此次展会将是"德中两国在电动汽车领域争夺霸主地位的争斗"。
梅赛德斯-奔驰首席技术官马库斯·谢费尔(Markus Schaefer)9月8日表示,该公司无需惧怕中国在电动汽车领域的竞争,但正努力在价格战中降低成本。"我们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跻身顶尖行列,因此我们无需惧怕中国。"他补充称,该公司正在与其中国开发团队合作,以降低成本。










